出租司機給我上的MBA 課
我要從徐家彙趕去機場,於是匆匆結束了一個會議,在美羅大廈前搜索計程車。一輛大衆發現了我,非常專業的、徑直的停在我的面前。這一停,於是有了後面的這個讓我深感震撼的故事,象上了一堂生動的 MBA 案例課。爲了忠實于這名計程車司機的原意,我憑記憶儘量重復他原來的話。
"去哪里……好的,機場。我在徐家彙就喜歡做美羅大廈的生意。這裏我只做兩個地方。美羅大廈,均瑤大廈。你知道嗎?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羅大廈門口兜了兩圈,終於被我看到你了!從寫字樓裏出來的,肯定去的不近 ~~~ "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計程車司機,也要用科學的方法。"他說。我一愣,頓時很有些興趣"什麽科學的方法?"
"要懂得統計。我做過精確的計算。我說給你聽啊。我每天開 17 個小時的車,每小時成本34.5 元……"
"怎麽算出來的?"我追問。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380 元,油費大概 210 元左右。一天 17 小時,平均每小時固定成本22 元,交給公司,平均每小時 12.5 元油費。這是不是就是 34.5 元?",我有些驚訝。我打了10 年的車,第一次聽到有計程車司機這麽計算成本。以前的司機都和我說,每公里成本 0.3 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錢之類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算的,只能按時間算。你看,計價器有一個"檢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詳細記錄。我做過資料分析,每次載客之間的空駛時間平均爲 7 分鐘。如果上來一個起步價,10 元,大概要開 10 分鐘。也就是每一個10 元的客人要花 17 分鐘的成本,就是9.8 元。不賺錢啊!如果說做浦東、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飯,做 10 元的客人連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強!這位師傅聽上去真不象計程車司機,到像是一位成本核算師。"那你怎麽辦呢?"我更感興趣了,繼續問。看來去機場的路上還能學到新東西。
"千萬不能被客戶拉了滿街跑。而是通過選擇停車的地點,時間,和客戶,主動地決定你要去的地方。"我非常驚訝,這聽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說做計程車司機是靠運氣吃飯的職業。我以爲不是。你要站在客戶的位置上,從客戶的角度去思考。"這句話聽上去很專業,有點象很多商業管理培訓老師說的" 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
"給你舉個例子,醫院門口,一個拿著藥的,一個拿著臉盆的,你帶哪一個。"我想了想,說不知道。
"你要帶那個拿臉盆的。一般人病小痛的到醫院看一看,拿點藥,不一定會去很遠的醫院。拿著臉盆打車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樓的誰死了,明天三樓又死了一個。從醫院出來的人通常會有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健康才最重要。那天這個說:走,去青浦。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說他會打車到人民廣場,再去做青浦線嗎?絕對不會!"
我不由得開始佩服。
"再給你舉個例子。那天人民廣場,三個人在前面招手。一個年輕女子,拿著小包,剛買完東西。還有一對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個是個裏面穿絨襯衫的,外面羽絨服的男子,拿著筆記本包。我看一個人只要 3 秒鐘。我毫不猶豫地停在這個男子面前。這個男的上車後說:延安高架、南北高架~~~ 還沒說後面就忍不住問,爲什麽你毫不猶豫地開到我面前?前面還有兩個人,他們要是想上車,我也不好意思和他們搶。我回答說,中午的時候,還有十幾分鐘就1 點了。那個女孩子是中午溜出來買東西的,估計公司很近;那對男女是遊客,沒拿什麽東西,不會去很遠;你是出去辦事的,拿著筆記本包,一看就是公務。而且這個時候出去,估計應該不會近。那個男的就說,你說對了,去寶山。"
"那些在超市門口,地鐵口打車,穿著睡衣的人可能去很遠嗎?可能去機場嗎?機場也不會讓她進啊。"
有道理!我越聽越有意思。
"很多司機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價又漲了啊,都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我說,你永遠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你永遠不能提高。從自己身上找找看,問題出在哪里。"這話聽起來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就改變你自己",或者 Steven Corvey 的"影響圈和關注圈"的翻版。"有一次,在南丹路一個人攔車,去田林。後來又有一次,一個人在南丹路攔車,還是去田林。我就問了,怎麽你們從南丹路出來的人,很多都是去田林呢?人家說,在南丹路有一個公共汽車總站,我們都是坐公共汽車從浦東到這裏,然後搭車去田林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看我們開過的這條路,沒有寫字樓,沒有酒店,什麽都沒有,只有公共汽車站,站在這裏攔車的多半都是剛下公共汽車的,再選擇一條最短路經打車。在這裏攔車的客戶通常不會高於 15 元。"
"所以我說,態度決定一切!"我聽十幾個總裁講過這句話,第一次聽計程車司機這麽說。
"要用科學的方法,統計學來做生意。天天等在地鐵站口排隊,怎麽能賺到錢?每個月就賺500 塊錢怎麽養活老婆孩子?這就是在謀殺啊!慢性謀殺你的全家。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學習知識可以把一個人變成聰明的人,一個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可以變成很聰明的人。一個很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可以變成天才。"
"有一次一個人打車去火車站,問怎麽走。他說這麽這麽走。我說慢,上高架,再這麽這麽走。他說,這就繞遠了。我說,沒關係,你經常走你有經驗,你那麽走50 塊,你按我的走法,等里程表50 塊了,我就翻表。你只給 50 快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說的那麽走要50 分鐘,我帶你這麽走只要 25 分鐘。最後,按我的路走,多走了 4 公里,快了25 分鐘,我只收了 50 塊。乘客很高興,省了10 元錢左右。這 4 公里對我來說就是1 塊多錢的油錢。我相當於用 1 元多錢買了25 分鐘。我剛才說了,我一小時的成本 34.5 塊,我多合算啊!"
"在大衆公司,一般一個司機3 、 4 千,拿回家。做的好的大概5 千左右。頂級的司機大概每月能有 7000 。全大衆2 萬個司機,大概只有2-3 個司機,萬里挑一,每月能拿到 8000 以上。我就是這2-3 個人中間的一個。而且很穩定,基本不會大的波動。"
太強了!到此爲止,我越來越佩服這個計程車司機。
"我常常說我是一個快樂的車夫。有人說,你是因爲賺的錢多,所以當然快樂。我對他們說,你們正好錯了。是因爲我有快樂、積極的心態,所以賺的錢多。"
說的多好啊!
"要懂得體味工作帶給你的美。堵在人民廣場的時候,很多司機抱怨,又堵車了!真是倒楣。千萬不要這樣,用心體會一下這個城市的美,外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經過,非常現代的高樓大廈,雖然買不起,但是卻可以用欣賞的眼光去享受。開車去機場,看著兩邊的綠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里程表, 100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樣工作都有她美麗的地方,我們要懂得從工作中體會這種美麗。"
"我10 年前是強生公司的總教練。 8 年前在公司作過三個不同部門的部門經理。後來我不幹了,一個月就3 、 5 千塊,沒意思。就主動來做司機。我願意做一個快樂的車夫。哈哈哈哈。"
到了機場,我給他留了一張名片,說:"你有沒有興趣這個星期五,到我辦公室,給微軟的員工講一講你怎麽開計程車的?你就當打著表,60 公里一小時,你講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錢。給我電話。"
我迫不及待的在飛機上記錄下他這堂生動的 MBA 課。
我要從徐家彙趕去機場,於是匆匆結束了一個會議,在美羅大廈前搜索計程車。一輛大衆發現了我,非常專業的、徑直的停在我的面前。這一停,於是有了後面的這個讓我深感震撼的故事,象上了一堂生動的 MBA 案例課。爲了忠實于這名計程車司機的原意,我憑記憶儘量重復他原來的話。
"去哪里……好的,機場。我在徐家彙就喜歡做美羅大廈的生意。這裏我只做兩個地方。美羅大廈,均瑤大廈。你知道嗎?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羅大廈門口兜了兩圈,終於被我看到你了!從寫字樓裏出來的,肯定去的不近 ~~~ "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計程車司機,也要用科學的方法。"他說。我一愣,頓時很有些興趣"什麽科學的方法?"
"要懂得統計。我做過精確的計算。我說給你聽啊。我每天開 17 個小時的車,每小時成本34.5 元……"
"怎麽算出來的?"我追問。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380 元,油費大概 210 元左右。一天 17 小時,平均每小時固定成本22 元,交給公司,平均每小時 12.5 元油費。這是不是就是 34.5 元?",我有些驚訝。我打了10 年的車,第一次聽到有計程車司機這麽計算成本。以前的司機都和我說,每公里成本 0.3 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錢之類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算的,只能按時間算。你看,計價器有一個"檢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詳細記錄。我做過資料分析,每次載客之間的空駛時間平均爲 7 分鐘。如果上來一個起步價,10 元,大概要開 10 分鐘。也就是每一個10 元的客人要花 17 分鐘的成本,就是9.8 元。不賺錢啊!如果說做浦東、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飯,做 10 元的客人連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強!這位師傅聽上去真不象計程車司機,到像是一位成本核算師。"那你怎麽辦呢?"我更感興趣了,繼續問。看來去機場的路上還能學到新東西。
"千萬不能被客戶拉了滿街跑。而是通過選擇停車的地點,時間,和客戶,主動地決定你要去的地方。"我非常驚訝,這聽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說做計程車司機是靠運氣吃飯的職業。我以爲不是。你要站在客戶的位置上,從客戶的角度去思考。"這句話聽上去很專業,有點象很多商業管理培訓老師說的" 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
"給你舉個例子,醫院門口,一個拿著藥的,一個拿著臉盆的,你帶哪一個。"我想了想,說不知道。
"你要帶那個拿臉盆的。一般人病小痛的到醫院看一看,拿點藥,不一定會去很遠的醫院。拿著臉盆打車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樓的誰死了,明天三樓又死了一個。從醫院出來的人通常會有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健康才最重要。那天這個說:走,去青浦。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說他會打車到人民廣場,再去做青浦線嗎?絕對不會!"
我不由得開始佩服。
"再給你舉個例子。那天人民廣場,三個人在前面招手。一個年輕女子,拿著小包,剛買完東西。還有一對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個是個裏面穿絨襯衫的,外面羽絨服的男子,拿著筆記本包。我看一個人只要 3 秒鐘。我毫不猶豫地停在這個男子面前。這個男的上車後說:延安高架、南北高架~~~ 還沒說後面就忍不住問,爲什麽你毫不猶豫地開到我面前?前面還有兩個人,他們要是想上車,我也不好意思和他們搶。我回答說,中午的時候,還有十幾分鐘就1 點了。那個女孩子是中午溜出來買東西的,估計公司很近;那對男女是遊客,沒拿什麽東西,不會去很遠;你是出去辦事的,拿著筆記本包,一看就是公務。而且這個時候出去,估計應該不會近。那個男的就說,你說對了,去寶山。"
"那些在超市門口,地鐵口打車,穿著睡衣的人可能去很遠嗎?可能去機場嗎?機場也不會讓她進啊。"
有道理!我越聽越有意思。
"很多司機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價又漲了啊,都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我說,你永遠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你永遠不能提高。從自己身上找找看,問題出在哪里。"這話聽起來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就改變你自己",或者 Steven Corvey 的"影響圈和關注圈"的翻版。"有一次,在南丹路一個人攔車,去田林。後來又有一次,一個人在南丹路攔車,還是去田林。我就問了,怎麽你們從南丹路出來的人,很多都是去田林呢?人家說,在南丹路有一個公共汽車總站,我們都是坐公共汽車從浦東到這裏,然後搭車去田林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看我們開過的這條路,沒有寫字樓,沒有酒店,什麽都沒有,只有公共汽車站,站在這裏攔車的多半都是剛下公共汽車的,再選擇一條最短路經打車。在這裏攔車的客戶通常不會高於 15 元。"
"所以我說,態度決定一切!"我聽十幾個總裁講過這句話,第一次聽計程車司機這麽說。
"要用科學的方法,統計學來做生意。天天等在地鐵站口排隊,怎麽能賺到錢?每個月就賺500 塊錢怎麽養活老婆孩子?這就是在謀殺啊!慢性謀殺你的全家。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學習知識可以把一個人變成聰明的人,一個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可以變成很聰明的人。一個很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可以變成天才。"
"有一次一個人打車去火車站,問怎麽走。他說這麽這麽走。我說慢,上高架,再這麽這麽走。他說,這就繞遠了。我說,沒關係,你經常走你有經驗,你那麽走50 塊,你按我的走法,等里程表50 塊了,我就翻表。你只給 50 快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說的那麽走要50 分鐘,我帶你這麽走只要 25 分鐘。最後,按我的路走,多走了 4 公里,快了25 分鐘,我只收了 50 塊。乘客很高興,省了10 元錢左右。這 4 公里對我來說就是1 塊多錢的油錢。我相當於用 1 元多錢買了25 分鐘。我剛才說了,我一小時的成本 34.5 塊,我多合算啊!"
"在大衆公司,一般一個司機3 、 4 千,拿回家。做的好的大概5 千左右。頂級的司機大概每月能有 7000 。全大衆2 萬個司機,大概只有2-3 個司機,萬里挑一,每月能拿到 8000 以上。我就是這2-3 個人中間的一個。而且很穩定,基本不會大的波動。"
太強了!到此爲止,我越來越佩服這個計程車司機。
"我常常說我是一個快樂的車夫。有人說,你是因爲賺的錢多,所以當然快樂。我對他們說,你們正好錯了。是因爲我有快樂、積極的心態,所以賺的錢多。"
說的多好啊!
"要懂得體味工作帶給你的美。堵在人民廣場的時候,很多司機抱怨,又堵車了!真是倒楣。千萬不要這樣,用心體會一下這個城市的美,外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經過,非常現代的高樓大廈,雖然買不起,但是卻可以用欣賞的眼光去享受。開車去機場,看著兩邊的綠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里程表, 100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樣工作都有她美麗的地方,我們要懂得從工作中體會這種美麗。"
"我10 年前是強生公司的總教練。 8 年前在公司作過三個不同部門的部門經理。後來我不幹了,一個月就3 、 5 千塊,沒意思。就主動來做司機。我願意做一個快樂的車夫。哈哈哈哈。"
到了機場,我給他留了一張名片,說:"你有沒有興趣這個星期五,到我辦公室,給微軟的員工講一講你怎麽開計程車的?你就當打著表,60 公里一小時,你講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錢。給我電話。"
我迫不及待的在飛機上記錄下他這堂生動的 MBA 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