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網路加盟花店啟動革命 顛覆台灣200億花卉市場


網路「狂花」

「如果有一天能在網路上買到香氣四溢的醎酥雞,網路才算真正成熟。」

這是流傳在電子商務界的名言,網路雖然還無法提供新鮮即時的商品,但是卻逐步實現之中,從網路上買到新鮮的花束已愈來愈普遍,也讓台灣500家傳統花店,產生新的營運革命……


《數位時代》撰文=張殿文


二○○六年十月,台灣最大的網路花店「花道家」和中信金控、雄獅旅行社等一起獲得經濟部頒發的「金網獎」,也是其中唯一的「農業」公司利用網路提供更多服務;而台灣花店協會也在二○○六年十一月正式成立入口網站,號召全省數百家會員花店,全部參與「網路花店」的革命。

從一九九九年美國著名的網路花店「1-800-Flowers」在美國上市之後,花店一直被視為最適合發展電子商務的產業,從最初三個年輕人第一年就做出兩千萬美元的生意,一直是花店業者最津津樂道的故事,也讓世人見識到網路串連起規模經濟的效果。

不管晨昏,無論人在國內外,顧客只要點選花束品項和運送地址,就可以在指定時間內送到,而且費用甚至比自己到門市買花還低,主要就是利用網路來選擇最接近的加盟花店服務,這種模式不但讓台灣傳統花店產生新的變革,甚至對整個花卉產業都有新的影響。

「過去花店生意的價格和產品,都是依當時農場收成的情況來看,就像賣菜一樣是看天吃飯的行業,」擁有二十年花店經驗的現任台灣花店協會理事長陳清鈺指出,現在網路平台的運用經驗,已經可以判讀顧客的主要需求,「我們可以開始建議花農朝更有效益的方式來栽種。」陳清鈺說。

台灣花奔產業的「供應鏈」,主要可以分成上游的花農、中間的批發商到下游的花店,根據農委會的估算,產值共約兩百億元台幣,包括內銷和外銷,而最下游的花店通路,又可分成兩種:專做婚喪喜慶的顧問業及一般的花店。

事實上,從一九九八年開始,花店業者早就注意了網路的崛起,但是受限於宅配的包裹大小問題無法解決(宅配業者當時只有統一的尺寸規格),隨著二○○○年網路泡沫化之後,一時間「網路花店」似已成為泡影。

但是最近十年從「花朵種植成本」上漲,和「實體店面成本」日漸提高壓得花店業者抬不起頭來,花店業者也只能逐漸從市區裡最顯著的店面一年一年棄守;另一方面,過去五年IT技術卻也日漸的提升和成熟,像「花道家」就是台灣第一家推出線上刷卡的網路花店,隨著「物流」、「資訊流」和「金流」都大幅提升,花道家的創辦人許立人是資訊產業出身,卻兩年內達到五千萬元營收,一躍成為目前台灣最大的網路花店。

衝擊傳統花卉業
價格減半,改變市場生態

網路花店對傳統花店產業的顛覆性變革,目前已出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還是二分之一以上的價格大破壞。以「九九九朵玫瑰花束」為例,過去一大束包括人工都要六、七千塊台幣以上,每年情人節的檔期一家花店只要接五、六個Case就夠了;但是從二○○四年起網路花店率先喊出「一千九百九十九元」,讓這項「旗艦型產品」平價化,主要就是網路花店利用「規模採購」的優勢,徹底破壞「單點作戰」的個別花店業者之價格。

第二,是「雙交叉」的高峰期出現。一般花店的六○%以上生意,是集中在節慶日,包括了情人節、清明節、舊曆年等,以二月十四日的西洋情人節為例,過去傳統花店的做法,是先在二月十一日、十二日做為進貨的「高峰期」,大量進貨之後等兩天讓花朵綻放上市,成為價格的「高峰期」,所以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十一日和十二日到花店買花最便宜,因為量正充足,而花期又含苞待放,到了十三日、十四日價格則上揚;但是「網路花店」出現之後,通常十二日以前就停止預購,並且得知精確數量後開始大量採購,供應商也大量出貨,使得市面上節日前兩天的價格也和節日當天相同,成為兩個需求高峰。

第三, 是重新了解顧客的需求。花道家執行長許立人指出,從網路的購買行為來看,大部份集中在三種花種:玫瑰、百合和鬰金香,但是過去傳統花店必須進貨數十種花朵,來滿足顧客的挑選,但是最後造成大量無法計算的損耗,透過網路花店的平台,可以更精確的了解顧客的需要,而傳統的花店業者也可以重新思考實體店面的陳列方式。

第四,周邊服務的結合。由於價格的破壞,不管在網路上或是實體店面的花束價格,利潤已經壓縮到極限,一束節慶的花朵,從花材、花器、包材、人工到損耗成本,已無法維持足以成長的利潤,台科大資管系教授劉順仁就指出,這時「花束」本身已是一種服務的「載具」,店家莫不希望利用這個「載具」來追求其他的服務機會,包括和花束相關的禮品販售、結合玩偶、巧克力等商品、禮堂布置的顧問及特殊花藝的設計等等來提升毛利率,當所有花店都將成為「網路花店」時,「網路花店」的下一回合決戰點,就在於「差異化服務」。

簡單的說,當「花道家」挾創新技術及營運模式打造「網路花店」之後,原來的傳統花店業者也迅速跟上「網路花店」的腳步,在經濟部的輔導及自我摸索,花店協會理事長陳清鈺就估算,在未來兩年內,網路的花束營收,將可以從目前占不到五%的營收,快速提高到兩成,「而且還會帶動更多的服務比重!」陳清鈺強調。

迫傳統花店升級
利用網路深化原有產品線

面對傳統花店來勢洶洶,「純網路花店」的花道家則利用強大的IT平台進一步販售更多相關商品,提升行銷力,達到「交叉碰撞」的採購效益;而傳統花店業者則進一步利用網路平台,來深化原有花卉的產品線,希望提供的是顧客一次購足的服務。

儘每一家「網路花店」的策略不同,但是幾乎每一家花店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攝影棚,讓鮮花驕豔欲滴的圖片出現在網友面前,而當花店業者能把各類長短數量的鮮花,如同親送準確地送到顧客手中時,在網路上選購自己喜歡口味的醎酥雞,這一天應該不再遙不可期。

Saturday, January 06, 2007

智富〉4大特質 讓你成為加薪達人
Smart智富月刊 提供2007 / 01 / 02 星期二 16:55
內文:根據本刊日前與104人力銀行共同合作的「2006上班族兼職大調查」結果顯示,55.5%的受訪者過去3年薪水沒有變動,13.3%減薪的上班族中,有近4成的減薪幅度超過5%;此外,在2007年亞太地區薪資調查中也發現,台灣加薪幅度只有4.4%,在調查的12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3。若以台灣目前整體環境來看,未來想要集體調薪的機會不高,上班族想要加官晉爵,非得自力救濟不可。
聯合報人力網總經理沈瑋表示,以上班族30年的職場生涯來規畫,可分為3個階段:前10年是培養專業領域的1 0年,認真加強專業能力的人,就有加薪機會;第2個10 年,應該已晉升為小主管,這時除了繼續加強專業之外,還要懂得管理下屬,以及向上管理(管理上司);最後的10年,大概已是高階主管,得專心經營人脈和思考公司的發展策略。如果每一階段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升官加薪應不是難事。
當然,想要成為加薪達人,更得掌握一些特質,本刊專訪多位專家,提出以下4個特質,讓你更容易加薪成功。
◎特質1:要有跳槽勇氣
沈瑋認為第1個特質是要有跳槽的勇氣,一般在公司的升遷上,要加薪20~25%並不容易,跳槽比較可以達到大幅加薪的目的。她就認識一位朋友,每年透過跳槽,輕易將薪水提高30%,年薪已達200~250萬元,尤其現在獵人頭公司掌握釵h高階經理人的訊息,這位朋友善用獵人頭公司的弁遄A透過優異的學經歷包裝,談到很好的薪資福利,加薪幅度比別人大。
◎特質2:懂得向上管理
在職場工作12年,今年38歲的美商藝電(全球最大遊戲發行商)台灣總經理林守杰,在接掌美商台灣藝電公司前,職場工作可說是平步青雲,東海大學畢業,留學美國,取得奧本大學工業工程碩士,回台後,先在華健公司擔任行銷業務。
華健是專門代理銷售特殊車輛給軍方的軍火商,林守杰記得當時起薪才4萬元出頭,待了1年多後,他覺得未來應往行銷發展,在機緣巧合下跳槽到銷售產品截然不同的生力,這是一家銷售啤酒為主的公司。從賣軍火到賣啤酒,這樣的職場轉變很大,但他發現,其實消費性產品的銷售、行銷變化大,挑戰性也高,工作性質比較迷人,學習更多。
剛開始跳槽,林守杰的薪水並沒有大增,但在生力工作不到3年,他已經從業務經理,一路爬升到總經理,當時,他才不過29歲,不但薪水比當初4萬元高出好幾倍,還有自己的辦公室和進口座車。
林守杰強調,想要加薪,除了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外,最重要的是要能在混亂的環境中,改革、整頓、找到秩序。因為大部分的老闆都是因為業務有問題,才會找人解決,進而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因此當時的狀況一定很混亂,如果你在渾沌不清的狀況下會心虛,無法做到亂中求序,事情不但無法解決,還可能會愈來愈糟。但相反地,如果你能穩住陣腳,鎮定思考解決之道,藉此突顯出自己的價值,老闆自然不會吝嗇薪水,加薪的機會就大增。
林守杰透露另一個讓他在職場得心應手的祕訣,就是要懂得向上管理、體察上意,老闆雖不是站在第一線的業務,但他也會很關心業績,有時甚至會有忐忑不安的心情,這時你要給老闆信心,清楚的告訴他,你現在要如何做,未來有何計畫,將來可能會有什麼結果,如果最後的成績如你預期,甚至超過預期,老闆將會更放心,自然會獲得獎勵。
要成為加薪達人,向上管理的能力與特質,確實不可或缺,沈瑋也持相同看法。她表示,大部分年輕人都只會負面看待老闆的想法,有些人甚至在背後以「調侃」老闆為樂,其實這樣的態度,對職場的升遷沒有任何幫助。
她建議上班族反而要正面思考,向上管理,把老闆的要求,當作對自己的訓練,如果能順利解決老闆的問題,就是你能力的表現。沈瑋強調,以目前職場競爭激烈的狀態,「沒有戊狺]有苦勞」已不存在,一切績效掛帥,因此當部屬的應該協助老闆,提振績效,自然會有加薪的機會。
◎特質3:樂於經營人脈
同樣不到30歲就擔任多家總經理的潘恆旭,現在自己創業,目前的職稱是旭創意總經理,年薪早就超過300萬元。
潘恆旭表示,在職場歷練12年已跳槽過7次,歷經自由時報記者、霹靂布袋戲創意總監、台北之音創意總監、遠流智慧財國際公司總經理、年輕帝國傳播總經理、大成報社長等,之前每個工作都留下成左漣@品,每當職位提高,認識的人脈增多,這些作品都是跳槽時重要的憑據。
不斷換工作的潘恆旭,總是很快找到戰略位置,然後就能快速升遷、加薪。他特別強調:「30歲前靠能力,30 歲後靠人脈。」每到一家新公司應徵,他都會利用各種管道了解這家公司的背景,透過人脈,了解老闆需要什麼,而他運用過去的作品,解釋能提供什麼能力來為老闆解決問題,因此常常在面試一次後,就深獲老闆的信賴,而委以大任。
他最擅長創造議題與整合行銷,花少錢、做大事。擔任遠流智慧財總經理時,策畫過前總統李登輝的世紀大作《台灣的主張》新書發表,造成轟動,後來又看準卡通偶像授權商機,經手Hello Kitty、原子小金剛、金庸小說人物,以及本土布袋戲等虛擬偶像,運用在信用卡的發行,創造出數十萬信用卡發卡量的商機,都獲得不錯的迴響。
◎特質4:做不一樣的事
潘恆旭認為要加薪成功的另一個特質,就是要「做不一樣的事」。從小他功課不好、又愛搞怪,蹺課打架樣樣來,老師告訴爸爸:「這種小孩沒救了!」他甚至大學都沒畢業,但他的偏執個性驅使,讓他決心要做與別人不一樣的事。
他喜歡看金庸小說,因為金庸是華人最暢銷的作家,賣出去的書可以堆起半座萬里長城,但他推廣金庸,卻不是想把小說賣得更好,而是把金庸小說中的人物,透過授權,運用在遊戲與信用卡上面,卻意外開發出一塊小說以外的市場,讓自己也荷包滿滿。
只是一個意念的發想、創意的發揮,卻創造出金庸的大商機,靠的全是潘恆旭「要做與別人不同的事」的想法,也是讓他屢屢跳槽加薪的活力泉源。你也想成為下一個林守杰或潘恆旭嗎?先從轉換頭袋、培養特質開始吧!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麥凱66-客戶終級檔案

日期________________
最新修定時間_____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_____
客戶
1 姓名________________昵稱(小名) ________________
2 職稱________________
3 公司名稱地址3住址________________
4 電話(公) ________________ (宅) ________________
5 出生年月日________________出生地________________籍貫________________
6 身高________________體重________________身體五官特徵________________ (如禿頭、關節炎、嚴重背部問題等) ________________

教育背景
7 高中名稱與就讀期間________________大專名稱________________畢業日期________________學位________________
8 大學時代得獎紀錄________________研究所________________
9 大學時所屬兄弟或姐妹會________________擅長運動是________________
10 課外活動、社團________________
11 如果客戶未上過大學,他是否在意學位________________其他教育背景________________
12 兵役軍種________________退役時軍階________________對兵役的態度________________

家庭
13 婚姻狀況________________配偶姓名________________
14 配偶教育程度________________
15 配偶興趣/活動/社團________________
16 婚紀念日________________
17 女姓名、年齡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撫養權________________
18 子女教育_______________
19 子女喜好________________

業務背景資料
20 客戶的前一個工作________________公司名稱________________公司地址________________受雇時間________________受雇職銜________________
21 在目前公司的前一個職銜________________職銜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
22 在辦公室有何“地位”象徵________________
23 參與的職業及貿易團體________________所任職位________________
24 是否聘顧問________________
25 本客戶與本公司其他人員有何業務上的關係________________
26 關係是否良好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
27 本公司其他人員對本客戶的瞭解________________
28 何種聯繫________________關係性質________________
29 客戶對自己公司的態度________________
30 本客戶長期事業目標為何________________
31 短期事業目標為何________________
32 客戶目前最關切的是公司前途或個人前途________________
33 客戶多思考現在或將來________________為什麼________________

特殊興趣
34 客戶所屬私人俱樂部________________
35 參與之政治活動________________政黨________________對客戶的重要性為何________________
36 是否熱衷社區活動________________如何參與________________
37 宗教信仰________________是否熱衷________________
38 對本客戶特別機密且不宜談論之事件(如離婚等) ________________
39 客戶對什麼主題特別有意見(除生意之外) ________________

生活方式
40 病歷(目前健康狀況) ________________
41 飲酒習慣________________所嗜酒類與份量________________
42 如果不嗜酒,是否反對別人喝酒________________
43 是否吸煙________________若否,是否反對別人吸煙________________
44 最偏好的午餐地點________________晚餐地點________________
45 最偏好的菜式________________
46 是否反對別人請客________________
47 嗜好與娛樂________________喜讀什麼書________________
48 喜歡的度假方式________________
49 喜歡觀賞的運動________________
50 車子廠牌________________
51 喜歡的話題________________
52 喜歡引起什麼人注意________________
53 喜歡被這些人如何重視________________
54 你會用什麼來形容本客戶________________
55 客戶自認最得意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
56 你認為客戶長期個人目標為何________________
57 你認為客戶眼前個人目標為何________________

客戶和你
58 與客戶做生意時,你最擔心的道德與倫理問題為何________________
59 客戶覺得對你、你的公司或你的競爭負有責任________________如果有的話,是什麼________________
60 客戶是否需改變自己的習慣,採取不利自己的行動才能配合你的推銷與建議________________
61 客戶是否特別在意別人的意見________________
62 或非常以自我為中心________________是否道德感很強________________
63 在客戶眼中最關鍵的問題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
64 客戶的管理階層以何為重________________客戶與他的主管是否有衝突________________
65 你能否協助化解客戶與主管的問題如何化解________________
66 你的競爭者對以上的問題有沒有比你更好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

舉例:
現在看第5題——“生日、出生地及籍貫”。
可能你會認為只是贈送賀卡,你也在做,並且作了很久。但是生日卡片並不算什麼,好戲在後頭呢!回想一下,我們不是從小就會察言觀色、從不在大人心情不好時開口要東西嗎?但是一旦察覺他們心情頗佳時,就會乘機來個獅子大開口。時機就是一切,這句話絕對有道理。在公司的電腦裏,有所有顧客的生日資料,在他們生日前夕,自然會收到公司的賀卡。除此之外,我們應該顧客生日時,前往道賀,並請吃中飯,請注意,是中飯。因此,我們能打破雙方的障礙。
至於客戶的家鄉,從報紙、網路上就能得到供應不絕的資料。如果值得,不妨翻翻報紙雜誌,或乾脆委託專門機構替你搜集相關資料。若能具備一些關於你客戶家鄉的常識,包管能使你可以和他滔滔不絕地聊上一個禮拜還覺得不過癮。
第23題——“業務背景資料”。
“在辦公室裏身份的象徵”是個值得探討的好題目。比如:在等待買主掛電話與你晤談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乘機流覽他辦公室牆上所掛的各類照片、獎狀等。有一次我注意到客戶牆上掛著一幅該公司總裁和客戶的合照——那是為獎勵他的第一篇有關失業問題的專題論文而獲得總裁親頒獎狀時的合影留念。一星期後,我寄給他一本有關失業問題的專書,此後,訂單就沒斷過。

Wednesday, December 27, 2006

王文華談薪水:溫柔而堅定
更新日期:2006-12-05 記者:盧智芳、盧昱瑩

你可能聽過王文華談電影、談愛情、談人生。但是,你可以想像「跟老闆談薪水」的王文華嗎? 「當然談過,」王文華俐落又爽快地回答。而且連談薪水都不脫典型的「王氏風格」:「溫柔而堅定」,這是王文華的五字訣。 「很多人覺得錢是俗事,好像談錢會很功利、自私、貪得無饜。但我覺得金錢是中性的,它在職場上反映出你的價值、你對公司的貢獻,」對於薪水,王文華從不讓自己覺得委屈或吃虧。在接受《Cheers》雜誌專訪分享「撇步」時,他展現出比一般人更“smart”的一面。 然而笑說自己「大事感╱敢性、小事理性」的王文華,面對真正重大的生涯抉擇時,薪水又從來不曾是關鍵。7年前,他放棄紐約金融圈的高薪回到台灣;2005年,他離開職場選擇做個「樂活族」。「我的薪水節節敗退,可是我的人生蒸蒸日上,」剛進入40歲這個階段的王文華如此形容自己。 工作、薪水與人生,像是決定生命基調的3張王牌。王文華怎麼打這個牌局?他又如何看待它們彼此之間的輕重關係?

你怎麼思考工作、薪水與人生這3件事?

我年輕的時候,優先順序是工作、人生、薪水;現在中年的我,先思考的是人生、工作,最後才是薪水。
我在史丹福念書的時候,把工作和薪水放在第1位,當時找工作,大家都打聽什麼工作的薪水最高,商學院薪水最高的兩種工作就是投資銀行和企管顧問,我沒有自命清高,也去競標過。
你說我懂不懂投資銀行在做什麼,老實講我當然比一般人懂,但也不是很了解;你說我懂不懂企管顧問在做什麼,我當然比一般人懂,但也不是很了解,更不要說我在這兩個行業沒有經驗。沒有經驗,又不了解,為什麼要去做這個工作呢?就顯示出這個工作薪水的誘惑、光鮮亮麗的誘惑。
對商學院的學生來講,當企管顧問,或是當投資銀行家的誘惑,其實跟一個藝術學院學生想當明星的誘惑是一樣的。不過,我覺得我跟同學比起來沒有那麼強烈,因為我畢竟不是一個傳統商業背景出來的學生,所以我那個時候雖然曾經去攪和一陣,後來並沒有很認真想去追求那條路。
我覺得大部份人會想去追求工作或薪水,不完全是因為功利,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在這個階段也不太知道人生要什麼。而且人生是抽象的,工作、薪水是實際的,所以年輕人自然會去追求。就像你談戀愛一樣,一開始跟一個女孩出去,一定是吃飯、看電影,不會一開始就兩個人坐在那邊談彼此對愛情的想法。

所以薪水這件事對你的生涯曾經發生作用,還是從來沒有?

你問我是不是要去追求最高薪的工作,坦白講,我的興趣不大。但我之所以有這種奢侈,不去那麼計較薪水,是因為我的學歷帶給我最低限度的保障,我不希望強調我不愛錢,或是我很清高。
我一直希望找的工作,是可以給我機會去探索、了解、嘗試的,所以後來我找到Dun & Bradstreet,這個美國最大的金融資訊集團之一,1994年畢業時我進入這家公司。
這個公司給我機會,讓我每隔半年到一個新國家的分公司去體會不同的職務,這跟我當時探索的心境很配合。我第1個工作在紐約的穆迪債信評等(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大概做了8個月左右。後來公司派我到日本的Dun & Bradstreet Software Japan,又待了8個月。接著我到佛羅里達的Nielsen Media Research做了8個月再調回到紐約,後來3年就沒有再調,留在紐約做國際企業債信的業務。
1999年我回到台灣。之所以決定回台灣,就已經是個人生的選擇,不再以工作,或薪水為主導。
那一年我們家有些變故,包括我父親生病,我也覺得離家很久了,這些年來我只有接受福利,都沒有盡到責任。我在美國已經7年了,紐約好玩的、好吃的,我都看了一遍,但並沒有一種家的感覺。我慢慢把人生裡大的、重要的東西,放在工作和薪水之前。
回來在博偉電影公司工作了5年,薪水不到紐約時的二分之一。但這跟我的興趣比較接近,電影行銷跟我自己在文學藝術的背景,以及企業的經驗,是很好的組合。
2004到2005年,在MTV做到董事總經理後,我決定離開職場,這又是一個人生的選擇。
那時我偷偷地覺得,自己已經慢慢走下坡,對於工作的創意、熱情,慢慢地呈現疲憊。我相信必須要「理頭緒」和「再學習」,才是能扭轉逐漸走下坡的方法。
其實我是一個非常糟糕的example,因為我在職場的薪水越來越少(大笑),這和很多人是相反的。我突然發覺,我的薪水是每況愈下,到今天當然最少,但是我的人生卻是蒸蒸日上。
2004年離開後,我立刻做了幾件事。2005年我到史丹福,從短暫的課程中找回年輕時的學習熱情和理想,接下來花了半年時間去旅行,我覺得不管是我的身體、精力、想法,都慢慢地恢復了。
現在我非常清楚的把人生放在第1位,知道人生要什麼,有一部份可以透過工作達到,有一部份不能。

聽起來,難道你從來都沒有跟老闆開口談薪水的經驗嗎?

當然有(大笑)。我覺得談薪水這件事,倒不是純粹為了薪水的追求。跟老闆談薪水,也是表現工作能力的一種方式。我的風格是5個字:「溫柔而堅定」。我不是會張牙舞爪的那種。當然這後面要有支援,就是成績。
只要我工作有了什麼成績,我就蒐集起來,甚至我的客戶寄了一封信給我:「很抱歉,我不能把這個生意給你,但是我必須要讚美你在過程中給我很多幫助。」像這種Email,我也會覺得它是我的成績,代表客戶對我的肯定。每隔一段時間我會主動跟老闆談加薪,老闆要是問我為什麼,我會說:「請看這些附件A、B、C……」。老闆最後可能沒有意願,但至少要試過。
怎麼選擇好的timing(時機)?最簡單就是拿到一個案子的時候、老闆升遷的時候。抓到這些timing,成功的機率比較大。
我雖然講薪水一直排在後面,但絕對不代表我對薪水不重視。我的實際經驗是花了很多時間為自己爭取最好的待遇。當你工作和薪水都達到某一個程度,才有某一種安全感跟自信心,以及多餘的時間來思考人生要的東西。

你自己也當過管理者,你覺得年輕人應該怎麼看待薪水這回事?

我後來做了主管,覺得台灣的年輕人普遍不好意思、也沒有技巧來談薪水。
很多人覺得錢是俗事,讀書人不應該碰,談錢會顯示出自己很功利、自私、貪得無饜,其實不是。我覺得金錢是中性的,它在職場上反映出你的價值、你對公司的貢獻。但是因為大家對金錢沒有正確的觀念,所以就不敢談,老闆講多少就是多少。
很多人被一句話害了,叫「謹守本分」。在職場沒有這回事,謹守本分的人,最後都沒有辦法成功。進入職場就是要努力求表現,要do something、do more(做更多)。我看到職場上發光發亮的人,都是把本分做好後,不斷說「我可不可以做這個」、「那個給我做」、「這個我想試一下」……只有抱著「拈花惹草」的心態,每個拈花惹草的結果,都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才能夠迅速地累積業績,才能得到跟老闆談薪水的籌碼。


可是這樣要求自己,還有可能在工作、薪水之後兼顧人生嗎?像你不是也選擇離開了職場?

當然可以。你不應該把這3件事看作是互相排斥的,當你覺得它們互相排斥,其實只是為了自己的懶散找藉口。
我在38歲那年當上總經理,發覺當了總經理,並沒有解決人生以為會解決的很多事。所以我離開的原因,是想要倡導人生不是線性的,不是階段性的,人生是平行的,人生是共存的。
以前當老闆,我很害怕年輕的同事走進來,問他:「有沒有女朋友?」他回答:「我沒有女朋友,老闆,我現在專心在事業上,為公司努力打拼。」
拈花惹草的範圍不只在工作上,也要在人生上。坦白講,這種人大部份不會表現得很好,因為他覺得人生是階段性的。我會告訴他,人生是平行的,你現在要好好的追求第一志願,但也要好好孝順父母,也要好好去談戀愛,這些東西是互相滋補的。一個整天替公司加班,沒有女朋友,不知道到哪裡去玩的人,工作不會做得很好。一個有女朋友又很會玩的人,在工作上的表現會更好。
我一直希望能重新詮釋「謀生」這個字。謀生的第1個階段,當然是「謀薪水」,但未來大家應該要能「謀生命」。從工作的過程中,去謀自己的人生要什麼東西,真正的使命和理想是什麼。有趣的是,它真的是互相滋補的,一定是有了謀生計的工作後,才能夠找到謀生命的目標;同時,這份謀生計的工作,也幫助你達到謀生命的使命。
談薪水大策略

更新日期:2006-12-05 記者:麥立心
獲取報酬自然是一般人工作的目的之一,但「談薪水」談何容易?在鼓起勇氣向主管提出調薪要求前,《Cheers》匯集專業智慧,助你一臂之力。

沒有人會反對工作是為了賺取報酬,但是曾幾何時,談薪水卻變成工作裡最難開口的一件事。你心裡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困惑:「按公司規定」難道真是唯一的標準答案嗎?
美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Careerbuilders.com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875位接受調查的人力資源主管中,60%表示會在面談時對薪水保留一些彈性,只有30%說絕對不能調整,其餘10%要視對方的態度而定。 另外一個研究機構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調查則發現,高達80%的人力資源主管是願意跟面試對象好好溝通薪水的。他們甚至並不排斥要進行一點「談判」。
在台灣,雖然沒有類似的數據,但是其實企業界對於上班族主動談薪水的態度也正在改變。
「轉職談薪水就像在比稿,study hard最重要,」富恆國際公司總經理黃維綸有一個生動的譬喻。所以她從不會先入為主,在對方身上打個大叉,反而很「專業」地建議:「主管喜歡什麼?有沒有其他候選人?打聽得愈清楚,對自己愈有利。」

不景氣更要學會包裝自己

黃維綸遇過最會談薪水的應徵者,發生在她在奧美公關擔任業務總監的時候。對方不但知道黃維綸要找有什麼樣經驗的人、有多需要人,也知道應徵職務的薪資上下限,因此,提出期望待遇恰恰是該職務的最高薪資。

「她的經歷既符合我們的條件,資訊又掌握得那麼清楚,我們當然也只有給囉,」黃維綸說。

反而是她自己,回想最近幾次轉職,開出的條件都被「殺」成期望待遇與原薪水的中間值,「沒辦法,誰叫我不先做功課呢?」黃維綸俏皮地調侃自己說。
持平地說,「會吵的人有糖吃,在談薪水這件事,不能說是100%對,」德碩管理顧問公司副總經理黃于峻,本身參與過許多企業的薪資制度規劃,「但對你的薪水發出聲音,我認為是正面的,至少你的主管會多納進一個考慮的因素,」他反映出很多企業經理人的共同看法。

最近2年,台灣人力市場薪資水準低迷,懂不懂得談薪水,變成另外一種重要的指標:不景氣的時候,你更需要具備包裝自己的能力。

過去每轉換一次工作,通常可以預期有10~20%的薪資成長。但長期在獵人頭公司經緯智庫負責高階主管薪資談判的協理周芳瑜觀察:「台灣這幾年的薪資水準持平,甚至有不升反降的情形。」除非是應徵特別賺錢的公司,或者是擁有市場上少有的經歷,否則現在大多數的高階主管在轉職時,薪水幾乎都沒什麼調升。

尤其是外商在台灣的規模不斷縮小,高階主管的工作量和責任也變得比以前小,企業不免認為,用便宜的價格,尋找降一級的人才就足以勝任。

即使如此,周芳瑜仍然曾看過一位高科技公司的財務長,在面談時將雇主求才時開出的年薪200~230萬元預算,談到了300萬元的高水準,不僅遠出乎企業原有的預算,更大大超越了市場行情。

當企業與員工的關係逐漸脫離傳統上對下雇傭,逐步走向平等互惠,其實你對薪水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企業也未必全然不能接受。重點是:「談薪水,請給我一個更好的理由。」

給我一個更好的理由

對此,安捷倫科技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卓勝國有一段親身體驗。

他曾與一位學經歷非常優秀的應徵者面談,當問起應徵者對未來的期待,對方開門見山地就說:「我希望在3、5年內買房子,而且不必貸款,我很多在竹科上班的同學都可以做到,我認為我也能夠做到。」 卓勝國算了算,對方希望5年內在安捷倫賺800萬到1,000萬,換算成月薪後,安捷倫實在很難點頭。

最關鍵的問題是:「假如你原本年薪是70萬,現在開口要100萬,你要告訴我,多30萬的理由是什麼?」在對方無法提供極具說服性的理由下,卓勝國只好捨棄延攬他的想法。

先做再說

除了在面談當下,要清楚表達自己的市場價值,對上班族來說,應該建立另一種積極的認知:爭取合理的薪資,是一個長遠的目標,第1次沒談成,不代表就要放棄。

Yahoo!奇摩電子商務事業部副總經理洪小玲就是一個精采的例子。目前她執掌Yahoo!奇摩最熱門的電子商務事業部,是Yahoo!奇摩第2位女性副總經理,也是總經理鄒開蓮的手下大將。

「薪水不是我選工作的唯一考量,」洪小玲說起話來一貫溫溫柔柔,語意卻總是篤定:「但我相信一個人對薪水要相當程度的滿意,工作上才會有好的表現。」

7年前,洪小玲為了進入她非常有興趣的網路產業,選擇捨棄原來的高薪,毅然加入奇摩。 洪小玲說當時薪水至少掉了10%以上,加上原本在美樂啤酒的職稱雖然是行銷經理,但職階已經等同於總經理,不但在地位上與美樂啤酒其他國家的總經理平起平坐,還有配車、健身俱樂部會員等許多福利,零零總總加起來失血真的不少。

但要是以為洪小玲為了自己的興趣,放棄高薪後只是被動地順應低薪環境,那就錯了。

她以實力爭取發言權。進入奇摩後,洪小玲以亮眼的表現迅速晉升為主管,然後她以公司的立場出發,提出某些層級的主管薪資在業界不夠具競爭力,主動建議公司調整薪資水準。

經過整體評估調查後,洪小玲的想法得到公司認同,所以Yahoo!奇摩整體調升了某些層級的主管薪資。洪小玲不只為自己爭取了薪資,也讓更多的同事同樣享有了更合理的待遇。

要提高談薪水成功的機率,其實只有一個關鍵:就是準備。所謂的準備,包括技巧的準備(請見82頁,各種談薪水的策略),也包括資訊的準備,以及談判萬一破裂,做好接受現況或是走人的心理準備。

做好資訊準備,研判情勢

不同文化的公司和不同風格的主管對於談薪水的反應不一,且差距甚大。所以第1步,一定要事先了解企業的現行做法與文化。

譬如,在制度健全、薪資領先業界的大公司,就不太有談薪水的必要。

「在我們2千多個員工裡面,開口要求加薪的,一年大概不到3個人,」執掌台灣大哥大人事與薪資的副總經理莊財安也強調:「表現好的,主管都會主動幫他們爭取加薪。」

而在本土企業,談薪水的氣氛較保守,開口前就要小心斟酌。
在中華汽車服務20多年的人資部資深經理黃得超笑說,主動提加薪在外商或許司空見慣,「但本土的企業聽到這種需求的時候,可能會比較不習慣,因為不好回答,也有點像攤牌的感覺。」

「如果你真的很夠實力,不用開口,搞不好老闆就主動加薪,但如果你錯估形勢,覺得自己很有行情,搞不好老闆本來覺得你還可以,以後就覺得你愛斤斤計較,」黃得超道出了另外一種本土企業主管的思考方向。

做好談不成離開的心理準備 此外,開口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萬一加薪不成怎麼辦?」

如果仍然十分在意這份工作,就要事先想好備案,避免關係破裂。卓勝國建議,不妨多給自己一些空間,也給對方空間。
加薪不成,經常是因為主管沒有為你加薪的資源,「有時候主管就是沒錢嘛,」卓勝國幽默地說,這時不妨改為向主管爭取公司能夠提供的其他補助,事實上也等同於加薪。

當然,若經過仔細思考,實在不能接受現在的薪水,離職未嘗不是一種「此路不通,另闢新途」的選擇。

新竹煙波大飯店總經理陸西亞就靠著自己一路不鬆懈的努力,證明了後來的風景更美。

多年前,陸西亞在進入煙波大飯店面談時,主管曾經表示由於飯店不久後將擴建完成,陸西亞的工作範圍將由管理2個餐廳增加為6個餐廳,工作量變為3倍,因此等到餐廳開幕後將為陸西亞調薪。
沒想到,餐廳開幕後,主管又以要先做出績效為由,壓下了調薪的承諾。1年後,當陸西亞終於將煙波大飯店的餐廳營業額帶到新竹地區第1名,主管卻刻意不回應陸西亞的加薪要求。

「這是我唯一一次主動談加薪,」陸西亞說。雖然他自認對薪資談判的態度算是保守,但對於在飯店業什麼樣職務權責、該得到什麼樣薪資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當下就決定要離開。

離開煙波大飯店後,他到了餐飲部營業額比煙波大很多的台北來來飯店(現為喜來登飯店)擔任餐飲部協理,薪水自然地增加了20%以上。

幾年後陸西亞又轉進國賓飯店,在他任內4年,他把餐飲部的營業額從1,500萬拉到2,500萬,創下了業界少見的亮麗績效。於是吸引了煙波大飯店的董事長親自挖角,邀請陸西亞回鍋,且由協理跳級擔任總經理。

薪水是掙來,也是談來的

如果當初沒走,繼續在同一個主管底下工作,陸西亞或許不會有後來的表現和機會。
但回顧過去,陸西亞覺得,要在薪資上有所突破,「最重要的還是職位的提升,你的收入才會有比較大的突破。」

陸西亞分析,在基層階段,若職位不動,能有2千元的調薪已經不錯了,但只要一升遷,就會有6千元以上的薪資突破,因此努力做出好績效爭取升遷,才是薪水成長的主要著眼點。

而隨著職位升遷,陸西亞的薪水每4年就有一個躍升,第1個4年,月薪從9千元成長為2萬多元,成長超過200%,第2個4年薪資成長也同樣超過200%,第3和第4個4年,則各又再往上跳50%,如今,陸西亞已有月薪20萬元的行情。

高薪是談來的還是掙來的?陸西亞的故事回答了這個問題:只有在績效的配合下,對薪水的堅持才能發生效果。換言之,在工作前10年的黃金期,不應該只看自己到底賺了多少錢,而是要為自己的未來累積出最大的薪資爆發力。

做好一輩子的薪水規劃

一輩子的薪資規劃要像跑一場馬拉松,在前面的路程,重點不是貪快,而是要為後面的路程,蓄積能量。

「前面的低薪過程,都是在累積領高薪的基礎,」這是亞都麗緻大飯店行政總主廚廖郁翔一路走來的心得。

今年33歲的廖郁翔是台灣飯店業少見的本國籍總主廚,除了被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喻為全台灣最好、最謙虛的總主廚,他的薪資也是業界頂尖的。

「不過,我從來沒有談過薪水,」廖郁翔樸實地笑著說。在亞都麗緻13年來,廖郁翔從來都是主管主動為他加薪,還經常是看了薪水條才知道。

從淡水商工畢業後,廖郁翔從練習生當起,每天工作就只是領貨和整理冰箱,月薪1萬3千元。

在月薪1、2萬元的日子,每次聽到當業務員的朋友,每個月隨便就可以賺6、7萬元,廖郁翔就不禁憤憤不平。

但如今,當業務員的朋友還在領6、7萬元的月薪,廖郁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這2年,廖郁翔除了管理台北亞都麗緻的2個廚房、台中永豐棧麗緻的4個廚房,還要經常飛到上海亞緻大飯店執掌廚房,因此他的薪資一直被飯店調升,近2年內單次最高調薪幅度大約20%。

走過這一遭,廖郁翔深深感到:薪水和學習的程度原來成反比。 「在基層時候,總是會覺得自己很辛苦,但其實,自己不過是付出勞力而已,」廖郁翔總是樂於把自己的體會分享給同為薪水所困擾的後輩:「飯店讓你學習,薪水自然比較低,等到有能力付出,收入才會往上爬。」

3個10年策略

事實上,在不同階段中,應該設定不同的薪水目標。

假如一個人要工作30年,「在工作的前20年,你得非常努力,可是賺到的錢可能只是一生收入的20%;但在最後的10年,賺的薪水可能是一生收入的80%,」莊財安道出薪水的80/20法則,也道出了薪水對於個人而言並不公平的本質。

因此,莊財安指出,長期來看,工作的第1個10年,應該是學習期,工作的第2個10年,是可以看到薪資明顯攀升的成長期,而第3個10年,是可以望見個人薪資最高峰出現的收成期。

收成期絕非必然的結果,而是在前面的2個10年中,真能有學習、成長,做上去了,收入才會水到渠成。 還在為現在的薪水而煩惱嗎?不如先為你10年後的薪水好好思考吧!
談薪水,要在績效評估前

更新日期:2006-12-05 記者:麥立心
著亮眼的績效評估談加薪,一定能馬到成功嗎?其實,在原公司談加薪的難度更高……

在原公司談加薪,其實難度比跳槽時高。
但是,安銀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張崇崗卻能以輕描淡寫的方式向主管開口,輕輕鬆鬆就達成加薪的目標。
張崇崗是一位讓人一望即知的幹練女性。經過她的辦公室,不時就會聽到她用英文快又大聲地對著話筒和老外交涉。
但是和主管談加薪時,她卻是選擇輕鬆帶過。
「我覺得每個人和主管的關係都不一樣,要視情況而定,」張崇崗表示:「而我和我主管的關係很朋友式的,經常開玩笑。」
所以,今年初,張崇崗藉著一次和直屬主管一起吃晚餐的機會,在席間以開玩笑的方式提到「加薪」這2個關鍵字。
「在談笑中先表達暗示,」張崇崗笑說:「這樣如果接受到NO的回應,才不會那麼尷尬。」
又再過了一陣,張崇崗寄了一封e-mail給辦公室在國外的直屬主管,簡單提及她對自己的package的想法。由於當時張崇崗剛接下更多的責任,於是她暗示,希望整體薪資架構能因工作量變大而有所調整。
張崇崗的主管並沒有馬上回信,但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主管就主動向張崇崗說要為她加薪,並向她說明加薪後的整體薪資。
張崇崗這2次動作看似簡單,其中卻蘊含了她之所以加薪成功的哲學。 因為完全沒提到具體的數字,張崇崗留給主管很多彈性的空間。主管沒有一定要加多少的壓力,同意的意願自然就變高了。
「他也不希望有很多談判的空間吧,所以就也直接開給我一個數字,」張崇崗設身處地地分析。而在事前,張崇崗也想得很清楚:「他只要有善意的回應就可以了,我沒有非要有什麼結果。」
此外,因為是以很輕鬆的方式表達,所以就算主管要拒絕,也頂多只是不理睬,「狀況也不會弄得很難看,」張崇崗說。
而若真的覺得主管加的薪水不如預期,其實之後也都可以再表達。
張崇崗也建議,在原公司談加薪,要先思考、準備以下重點:
1.主管認同是前提。
張崇崗表示,要說服主管加薪,不外是從自己對公司的貢獻、在市場上的價值、以及相較於同事的表現來切入。
但是當你在講這些的同時,一定要觀察主管到底接不接受你的說法,如果完全不認同的話,接下來也就很難談得成了。
2.想清楚自己的底限在哪裡。
在和主管談之前,一定要把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都想過一遍,想想自己到時是否願意接受。
假設主管不為你加薪,卻要以幫你換大辦公室代替,你能不能接受?不接受,要打包回家也可以。但一定要事前就先想好、準備好。
3.把握時機。
張崇崗分析,有重大表現和職位、責任加大時,最容易爭取加薪。 此外,最好在績效評估前就先向主管開口,要真能加薪,績效評估時才會生效。
張崇崗也曾有一次開口加薪不成的經驗,原因就是時間點不對。當時,她所任職的公司剛合併,宣布2年內不調薪,張崇崗因此吃了閉門羹。
最後,張崇崗還是強調,人與人之間沒有一定的模式。 談加薪成不成,最後還是會取決於與人互動的智慧。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你幫過多少人?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 。
你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方愈廣,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成功,不在於 →你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過多少人。

真正大師不是擁有最多學生的人,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大師的人。
真正領袖不是擁有最多追隨者的人,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領袖的人。
這一生不在於『你超越多少人』,而是你協助多少人不斷超越自己。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 不在你贏過多少人,分享才是一種成就。

上海到倫敦怎麼去才好玩?」這是上海一家電器公司的有獎徵答題目。
第一特獎是四十吋彩色電視機。參與這個活動的情況異常熱烈,書信有如雪片一般地飛來。

競逐者來至全國各地,其中不乏教授、大學生、上班族甚至家庭主婦等,答案是無所不包,創意是無奇不有。

決選的結果出乎意表:由一個小學生雀屏中選。

他的答案很簡單:「跟好朋友一起去最好玩。」

的確,誠如評審給於一致的評價:分享的快樂,遠勝過獨自的擁有。

從前瑞典有一個人名叫諾貝爾。
他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
有一次,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

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說:「柏濟生病了,以後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
諾貝爾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將其在校所學,作成完整的筆記,寄給因病無法上 學的柏濟 。

到了學期末了,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名。
諾貝爾長大之後,成為一個卓越的化學家,最後更發明了火藥而成為鉅富。

當他死後,並將他所有的財產全部捐出,設立了知名的諾貝爾獎。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孳息,
獎勵在國際上對於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經濟及致力於人類和平有所貢獻的人。

因為諾貝爾的開闊心胸,與樂於分享的偉大情操,他不但創造了偉大的事業,也留下了後人對他的永遠懷念與追思。

最後在歷史上,大家都認識考第二名的諾貝爾,但鮮少人知道,永遠考試第一名的柏濟啊!

從諾貝爾的故事中,我們獲得一個深沉的感受,諾貝爾的成功,絕非只靠他的聰明才智而已,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胸氣度與分享的態度。

真所謂:「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是也!


人猿泰山為什麼被稱為森林之王呢?
論力氣,它比不過大象;比速度,它比不過獅子與老虎;比靈敏,猴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泰山之所以在森林稱王,不是依賴武力與體力,他靠的是關係!

他和每種動物交朋友,關心他們也照顧他們,所以大家都喜歡他。

所以,當泰山有急難時,大叫一聲:「喔耶喔!」每隻動物都出來,樂意幫忙他。

泰山的叢林法則,其實也可以運用到現實的社會中,我們可以發現,真正成功的人,絕不只靠自身的實力,其實他更懂得整合人際資源,進而創造更多價值。

我們能夠去了解可運用的資源,去發展良好的關係。一旦整合發揮,人人都會叫你第一名喔!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

你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方愈廣,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Wednesday, November 15, 2006

別讓靈魂趕不上我們的影子

今天看到一個女記者結束生命的事,感慨良多。去年,我的一個朋友也選擇了結束生命,他是清華大學的博士,在別人眼裏年輕有為,前途無量。其實很多人都有孤獨、迷惘、甚至想到此為止的念頭,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這個勇氣。知識份子,尤其是優秀的知識份子,往往會給自己背負著一個沉重的理想,當他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和鴻溝的時候,失望是很自然的。

人往往會跟人比,我在跟這個清華的博士比的時候也自慚形穢。他是一直讀下來的博士,比我年輕,而且一畢業就進入了非常好的公司工作,妻子在讀心理學博士。從我的角度看,實在不知道能有什麼想不開的,但他的病歷明確地告訴大家,他有很嚴重的憂鬱症。但像我這樣的庸人,往往會看還有比我更不如意的,然後就心滿意足地洗洗睡了,而對自己的理想很堅持的人,要不就繼續與現實衝撞下去,要不就選擇結束生命。

其實,即使像我這樣不是知識份子的俗人,也會時不時地有朋友發信過來,叫我注意生活與事業的平衡,也就是BALANCED LIFE。這個英文是什麼意思呢?是平衡的生活,也就是說,除了賺錢以外,還要注意到自己的家庭、朋友、愛好等等。如果我告訴你:我每天工作14小時、回家跟親人說不上幾句話,你覺得我的生活平衡嗎?好在我不是這樣。

我一直覺得業餘時間在家陪親人散步、看電視、給親人做飯是最大的享受,因此覺得自己的生活還是平衡的。

但前天我讀MBA時候的同學發來的信還是叫我感慨不已:在一個著名的寺院裏,住著一位非常有道行的靜修道長。他每天都要在傍晚6時去餵他的狗。他的狗的名字很奇怪,叫做『放下』 。每到日落時分,靜修道長就為『放下』送飯了,嘴裏還一邊呼喚著:『放下!放下!』小弟子覺得很奇怪,就問道長:為什麼要給狗起這個奇怪的名字,人家的狗都叫阿黃、來福什麼的,為什麼您的狗叫『放下』?靜修道長不語,讓他們自己去悟。小弟子就觀察老道長,終於發現:每天當道長餵完狗後,就不再讀經書,到院中打打太極拳,散散步。小弟子到道長面前,訴說了他們觀察的收穫,老道長微笑地點點頭說:你們終於明白了。其實我在叫狗的時候,其實也是叫自己『放下』,讓自己放下許多事情。因為人們不可能在一天內做完所有的事情,你只要將一天中最很重要的事情做完就已足夠了。

在人們越來越習慣動輒高呼殘酷競爭時,其實學會『放下』的意義就越大。正仿佛當你自學遭遇滅頂挫折時,不妨手搭涼棚, 你一定會發現:天並不會塌下來。這並不是不求上進,恰恰在於懂得放下的,才最終會贏;而整日忙碌不休的人,收穫的往往只是焦慮和疲憊。

就在今天,在我看到這位女記者的事情之前,我又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支西方的考察隊深入非洲腹地考察,請了當地部落的土著人做背夫和嚮導,由於時間緊,需要趕路,而這些土著人很吃苦耐勞,背著幾10公斤的裝備物資依然健步如飛,一連三天,考察隊都很順利地按計劃行進,大家都很開心。可是第四天 早上,考察隊準備出發的時候,土著人們都在休息不走了,好說歹說就是不願出發。隊員們很奇怪,這幾天大家相處得很好啊,是不小心觸犯了他們還是要坐地加錢?這時,土著人的頭領解釋道,按照他們的傳統,如果連續三天趕路,第四天必須停下來休息一天,以免我們的靈魂趕不上我們的腳步。這個現代人也許看來很難理解的解釋,讓我很受觸動。我們的生活太忙碌了,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我們日復一日地在趕路,以至於我們很少停下來思考一下,就不斷地被很多東西推著走,或者追逐著眼前的東西而去,而我們的靈魂早已落後在我們匆匆趕路的身影後面無影無蹤。沒有了自己的靈魂,我們的生活就交給了外物去控制。又到了一周,我們是不是也放緩腳步,等一等我們的靈魂?

特將此文致給忙碌工作的我親愛的朋友們,辛苦之餘,別忘了也歇歇!

Thursday, November 09, 2006

現在不好並不代表永遠不好

所以~身為 HR 或 主管 ........好好用心的對待每一個人..

因你不曉得何時會與他有交集...畢竟地球是圓的
Friday , 08:30 PM

我靠在我的大辦公桌,端著熱奶茶,看著辦公室外頭的夜景。

川流不息的車燈,讓我想起我的 BMW — 在我失業的第3個月賣掉的愛駒。

是的,我也曾失業過數月,即使我現位列年薪 7 位數的外商高階主管。

在我尋覓新枝而四處面試時,遇到不少鮮事,其中一位態度甚差的人資主管,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她首先讓我等了近 30分,姿態頗高,面談時也不太看人,肢體語言輕率,其間接了 6 次手機,每次大概講了至少 2 分鐘,包括朋友家人,”會帶 XX 菜回家”云云,絲毫不覺不妥。

最後,她告訴我:「你的履歷很完整,(看著履歷表),阿!你是 xx 座的,這種人工作認真,你有工作狂的傾向吧。」

我一直記得這個”怪怪”的 interview。

~~~而今天就像連續劇情節般,我面試到她。

一進來,我就認出她來。我更好奇將她履歷看的更仔細些,在餘光中我察覺到她似乎也對我有印象。
事實上,她的履歷穩定度不高,每個工作平均約1.5年,現在也是處於待業狀態。
我問她離職原因,回答是個人因素(???)。

我告訴她,這個職務英文須聽說寫流利,她點頭說知道。
〈我注意到她履歷表上寫著英文流利。〉

「Good!」,我說「因你並無任何外商履歷,以下我們皆以英文面談。」

她臉上掠過一絲不安…..

讓我訝異的是,所有對話幾乎是答非所問,且回答不超過3句。如:「Could you tell 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career’and“job”?」
「I all like them」(?????)

「Excuse me?」
「Oh! It 's ok !」(?????)

「Excuse me?」
「Oh! It 's ok !」(?????)

她越來越焦慮,我也是人,雖然湧起幾分復仇的快感,但很快被悲哀取代。

台語俗諺說得好:搖擺沒有落魄得久,攏是相遇得到的。

我很快結束了面試,而她在起身時,還因撞到差點跌倒,幾乎”狼狽”地走出my office.

我突然想起很多人們,那些也曾遭受”莊孝維般的面試”故事,真的,不少待業中的網友們能力只缺伯樂;也不少人只是尸位素餐而已。

人生很像海浪,時高時低,漲潮時固然身價水漲船高;退潮時也剛好檢視許久不見的抬下斑駁。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失業危險,每個人也都有他的潛力與運氣。

謝謝老天爺上了我一課,僅此與大家分享。

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調整落差〕
在學校裡,自己的成績好,也只是與同班同學相比。
出了社會,自己的工作的成績,是與不同國家、不同年紀、不同背景的人比。
可能一下子會有很大的落差。
你可能說,人生不是比來比去的。
但是好朋友一定要跟你說,你可以不比,不過你不能不知道:你究竟輸在那裡?
找到一群可以幫助你成長的好朋友和聰明的競爭者,你就贏了別人好幾步。
有一位很有智慧的長者說過:「今天每一個家長都會說,『孩子,我要你贏!』但是,卻很少有家長教導說,『孩子,你該怎麼輸!輸的原因怎麼檢討出來!怎麼原地爬起來!怎樣渡過人生的各種難關!』

〔工作態度〕
每天上班最好有正面的心情。用快樂的心情面對每個人,你會有很多朋友,老闆也會想教你東西,樂於與你溝通。如果與老闆無法溝通,你覺得你會有加薪機會嗎﹖
就算你不缺那份薪水,你也得不到新增的工作機會,來幫助你日後的發展。
【靜靜的吃三碗飯】
絕對沒錯,不要一出社會,就一天到晚與人計較或說誰誰誰沒做他的工作。
真正的贏家是不出聲的。

〔把掌聲留給別人〕

把掌聲留給別人,投資在別人的身上。
把掌聲留給自己,你的荷包不會變多一點,但你的朋友會少一個。
而把掌聲留給自己的伙伴,你會多一個朋友,你的荷包不會變少一點。

〔永遠不要說---我已經盡力了!〕
我們可以安慰受挫折的朋友:『你已經盡力了!』
但當我們說出『我已經盡力了!』時,任何人都可以質疑你。
人們會問:『喔!真的嗎?如果你是這麼盡力,為什麼成果是如此不堪!!』
如果你真的已經盡力了,那萬一下一次不能再加力,那成果豈不更糟?!
通常,只有失敗者、逃避者,才會大言不慚地說:『我已經盡力了!』
社會上的人,很務實地,從來就不會諒解一個一味地說『我已經盡力了!』的人!
你要不相信,換個說法,說『對不起!我應該可以做的更好的!如果能再有機會,我一定盡力做好!』
你將發現,機會將源源而至。
再提醒一句,說『我已經夠認真了!』、『我真的很不錯!』,跟說『我已經盡力了!』,有異曲同工之「壞」結果。

〔薪水〕
薪水與能力是相關的,但不是絕對的。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碩士畢業後領3萬2仟的薪水;10年後,增加不到25%。
最後她的工作是被另一個剛剛碩士畢業的女生換掉。
她的問題很簡單,畢業後就停止進修,她的履歷表多了很多年資,但並沒有很多經驗。
聰明的你,一定要好好的做一張履歷表。
而且你一定要知道自己那一張履歷表值多少錢,說句不中聽的話,至少遇到結婚或喪事,別人才知道要怎麼介紹你嘛!
很多東西不能規劃,但是自己的履歷表,一定要好好的規劃。

〔跟對人〕

雖然【跟對人】很重要,但我要跟你說如果沒跟對人,也要在他身上擠出東西來學。
我以前有一個老闆,日本作風,不但吹毛求疵,還蔽護他自己的人。前一兩年,我好氣他喔。
但是我發現,雖然他不是我的貴人,可是我在他身上學到他的扎實和徹底執行的工作能力。
對那老闆而言,因為我很年輕,還有很多機會。
但是有些人沒被裁培,他們一輩子都起不來,他們將來都會面臨被裁員的可能。
所以老闆並沒有錯。有時候,看事情要設身處地,換成老闆的眼光還看自己,往大方向看。

〔讀書〕
讀書是增加知識,但也不要太相信書裡面的人。
有些人讀了太多書,但是不知變通,不能拿出來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結果是變成讀死書了。
但是不能不讀書,因為這社會,有時候很複雜,你會需要些書當精神食糧。

〔婚姻〕
家庭結構是脆弱的,禁不起任何人的刻意攻擊。
婚姻是可以經營的,放棄自我主見、偶而多遷就對方一些,有時候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感情是沒有絕對的!不如意時,至少謝謝他 / 她陪你走過往日的春夏秋冬。
但女人不能沒錢,婚姻或感情出了問題,還可以有尊嚴地走出家門曬曬和煦的冬陽。
如果又沒錢,又不會經營感情,這種問題,只能在家看韓劇哭死你。

〔金錢觀〕
金錢是重要工具,但不是生命的全部。
人人要設法讓家人豐衣足食,更要知道你錢花去那,要會管理你的收支表。
百分之90的人賺的都是計算式的財富Calculated Wealth (相信我,英文跟電腦一樣,都只是溝通的工具)。
計算式的財富就是你今年賺24萬,明年你的目標應該是多少?
穩健收入的前題,是不亂換工作,而且你與你的上司 / 工作夥伴合作愉快。
一定要有投資觀念,投資不一定是股票那些,而是如投資外文能力,電腦能力,投資自己的presentation
skills,或溝通能力。
投資未來,不要投資過去。

〔人格〕
人格比薪水或什麼都還重要。成功的人大部份都具有好的人格特質。
許多年薪好幾百萬和千萬的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白手起家,但是只有好的人格特質才會在業界長長久久。
只有好的人格,才能在社會上備受尊重。
1  當一個人生活枯燥的時候,他忘了用心體會是一種習慣。
2  當一個人覺得人生乏味的時候,他忘了培養幽默是一種習慣。
3  當一個人體力日差的時候,他忘了運動建身是一種習慣。
4  當一個人工作疲憊的時候,他忘了認真休息是一種習慣。
5  當一個人孤傲狂放的時候,他忘了感恩惜福是一種習慣。
6  當一個人志得意滿的時候,他忘了謙沖為懷是一種習慣。
7  當一個人錢不夠用的時候,他忘了投資理財是一種習慣。
8  當一個人覺得工作低迷的時候,他忘了激勵自己是一種習慣。
9  當一個人懷疑自己的時候,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種習慣。
10 當一個人忽略家人的時候,他忘了愛與關懷是一種習慣。
11 當一個人渾噩度日的時候,他忘了閱讀好書是一種習慣。
12 當一個人忙於工作的時候,他忘了安排休閒是一種習慣。
13 當一個人目中無人的時候,他忘了不斷學習是一種習慣。
14 當一個人服務不佳的時候,他忘了讓顧客滿意是一種習慣。
15 當一個人慌張失措的時候,他忘了萬全準備是一種習慣。
16 當一個人推諉責任的時候,他忘了勇於承擔是一種習慣。
17 當一個人腸枯思竭的時候,他忘了轉型思考是一種習慣。
18 當一個人沮喪失意的時候,他忘了檢討改進是一種習慣。
19 當一個人畏懼調職的時候,他忘了提昇自己是一種習慣。
20 當一個人溝通障礙的時候,他忘了真誠傾聽是一種習慣。

Sunday, October 22, 2006

嫻熟語言溝通 向日本流通業大師鈴木敏文學習用適當語言及方式,對上、下、內、外做有效溝通
更新日期:2006-10-02 記者:文及元

窗外的小雨、梅樹上的麻雀——當7&i集團(Seven & i Holdings)CEO鈴木敏文(Toshifumi Suzuki)還是小學生時,即使在家中已經將課文唸過幾次,但隔天被老師點名朗讀時,仍然當場腦中一片空白、無法流利朗讀。他希望自己一定要改善這個缺點,於是,上國中之後,鈴木敏文參加辯論社團,到了區域的辯論大會,他站在講台上,卻沒有辦法將眼光投向觀眾席,於是一邊說、一邊將眼光轉向窗外的景色——「窗外的小雨」「梅樹上的麻雀」,是他對於那場辯論賽的唯一印象。結果,他得到了第三名。評審的講評是,邏輯合理、咬字也清楚,唯一的問題就是,眼神飄向窗外,沒有看著觀眾。現在,鈴木敏文必須每個星期,在1500位來自日本全國各地7-Eleven店舖指導員(OFC,operation field counselor)面前,對他們說明自己的想法與期望。從1973年創業、1974年在東京開設第一家店、2003年8月突破一萬家店的重要發展歷程,鈴木敏文出現在這場指導員會議的次數已經超過1400次。即便在視訊會議使用頻繁的現在,日本7-Eleven仍然每年花費70億日圓的會議成本,每周在東京總公司舉行一次指導員會議。正因為面對面的關係,讓他與幹部、店舖指導員都能充分溝通,鈴木敏文也能藉此機會,以語言的溝通展開對話,同時也對員工進行「商品齊全、鮮度管理、清潔維護、親切服務」4大基本原則的再教育。究竟鈴木敏文如何克服害羞,發揮語言溝通能力?

溝通力1:別說自己不懂的事情
鈴木敏文在演講之前,並不會準備任何講稿,反而是將腦子回歸到一片白紙的狀態,將自己經常思考的事情,用簡單的話語傳達給別人。鈴木敏文的兒子鈴木康弘(Yasuhiro Suzuki)從富士通(Fujitsu)工程師辭職之後,1999年創立7&Y網路書店,是日本首創「網路訂書,超商取書」商業模式的第一人。鈴木康弘表示,自己在客戶面前說明製品時很容易緊張,他問經常在人前發表演講的父親,如何能克服,鈴木敏文只說了一句話:「很簡單,別說自己不懂的事情,就不會緊張了。」鈴木康弘回想去聽父親鈴木敏文的演說時,發現從頭到尾沒有一句艱深的話語。不用自己不懂的話語,也就是說,從自己口中說出的話必定是自己熟悉或是深思熟慮過的事情,絕對不會是向別人借來、連自己也不太了解的詞彙。如果內容是向別人借來的艱澀用語,往往導致容易緊張。從此之後,鈴木康弘只說自己懂的、思考過的事情,雖然用語簡單,但是不再緊張,也能和別人充分溝通,終於跨越創業初期的困難。

溝通力2:使用能引起關心與共鳴的例子
語言溝通時,使用平易近人的例子說明,往往可以引起更多的共鳴。例如,一般人以為,在消費不景氣的時期,「衝動型購買」的情形會減少,但是,鈴木敏文舉了一個例子,說明「衝動型購買」其實不受景氣左右。每天,家庭主婦都為了晚餐的菜單而煩惱,像是周末假日在家裡,太太都會問說:「今晚想要吃什麼?」鈴木敏文說:「都可以……。」結果,太太罵他:「什麼都可以,才是最麻煩的。」後來,在沒有決定晚餐菜單的情形之下,去超市採購食材的結果,其中只有三成的商品是目的型購買,其他七成商品全都是衝動型購買。鈴木敏文將這些平易近人、能夠引起關心與共鳴的例子比喻為讓人耳朵不禁會豎起來的「釣鉤」。為了說出平易近人的例子,平常他會注意別人的談話,在車上也會將收音機打開,無意識當中,也會被別人談話或是廣播節目的內容吸引,挑起自己關心與共鳴的「釣鉤」,做為往後溝通時的素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注意引起關心的「釣鉤」,往往能夠在語言溝通中讓聽眾產生共鳴,進而認同。

溝通力3:善用數字的力量
猜猜看,同樣是賣魚,一個陳列20條的攤位,另一個陳列100條的攤位,哪一個會比較快賣完?鈴木敏文表示,談話中善用數字的力量,能增加對聽眾的親和力,例如前述的「衝動型購買」,如果以陳列方式切題,結論是,大量陳列、拉廣商品與顧客接觸面的,就能夠刺激「衝動型購買」。如果一段話僅是講到這裡,通常不會有太多的感受。因此,借用20條魚與100條魚的數字為例,說明「衝動型購買」,較能有親和力。陳列100條魚的攤位,會因為挑起「一定很多人買,所以自己也要買一條來吃吃看」的心理因素,如此一來,100條魚的攤位會比20條魚的攤位先賣光。人們都有信奉數字的偏好,不過,鈴木敏文強調,以數字說明時,要注意拿捏分寸,過與不及都無法達到溝通的目的。

溝通力4:換個說法會更容易溝通
我們常常聽到「為了顧客」這句話,為了顧客真的是對的嗎?又如,在升遷上力求「實力主義」,但是實力主義究竟是什麼意思?事實上,鈴木敏文禁止員工說「為了顧客」,就像是父母常常說「為了孩子」一樣,鈴木敏文改以「站在顧客的立場」的說法代替「為了顧客」,「實力主義」改說成「公平的人事制度」。這樣一來,大家都能夠了解,而不只是玩弄大家聽不懂的辭彙。也就是說,聽起來像是標語的辭彙,只會讓人摸不清楚,常常思考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將專業用語換個淺顯易懂的說法,這樣才是真正的溝通。

溝通力5:避免自我陶醉
對方說得興高采烈、口沫橫飛,但是,內容卻一點也引不起你的興趣。如果換個角度,如果你是說話的人,應如何避免這種情形發生?觀察對方的反應,是提高語言溝通的訣竅之一。舉個例子,從台北到高雄有台鐵、客運、飛機還有高鐵4種方法,懂得觀察對方反應的人,會先簡單敘述4種方式的時間與費用。如果對方對於其中一種方法有興趣的話,再針對該種方法的相關資訊深入說明。相反的,如果是「自我陶醉型」的人,就一股腦兒的把所有資訊一五一十詳細的介紹,也不管對方的反應。或是有另一種自我陶醉的人,總是偏離正題,強調「我認識你們公司的○○○」「我跟你們經理很熟」之類的話語。
http://w102.news.tpc.yahoo.com/marticle/url/d/a/061002/44/4u3q.html?type=new&pg=3

Monday, October 09, 2006

18 Ways to Take Charge -- Fast

There are few career moments as exciting -- and these days, as perilous -- as taking over the top job at a company, business unit, or department. But what exactly do you do once you're in charge? This online guide provides 18 tactics -- and case studies -- to help you take the reigns running.

1. Begin your transition before you start the job.

Use the interview process to get an early jump on learning about the organization. Ask critical questions: How are decisions made? What are the key challenges? Which functions are strong, and which ones need to be overhauled? Use that information to build some initial hypotheses about how you would change things for the better.

Take your cue from Steve Bennett who took over the CEO spot at Intuit Corp.
"The interview process is where you start," he says. "That's where you ask all of the questions about what it takes to be successful."

2. Travel widely within your organization, listen carefully, and look for patterns in everything you see and hear.

Bruce Patton, co-author of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How to Discuss What Matters Most" and a partner with Vantage Partners, a Boston-based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onsulting firm, advises new leaders to spend a lot of time listening and asking questions. Talk to employees up and down the hierarchy. "Soon you'll start to see a pattern about what's going on," he says.

Within his first month on the job, Steve Bennett hit the road and tested the hypotheses that he had formed during his interviews. In 30 days, he visited dozens of locations and talked to hundreds of people, gathering feedback and insight on what was right - and wrong - with the firm's operations.

3. As you ask questions, look for the rising stars whom you want as part of your team.

Your listening tour may help you identify the key players whose skills you need as part of your management team. "If you're engaging in high quality inquiry, you'll want to keep people who had good answers," Patton says.

4. Identify the kind of people who will flourish in the environment you want to establish.

Even before interviewing people to assemble your team, take the time to identify the challenges ahead -- and the kind of people who are motivated by those situations.

When Scott Lutz was tapped to lead 8th Continent, a soy-milk company borne of a 50-50 joint venture between two corporate giants, DuPont and General Mills, he knew he needed to assemble a team of renegades - people with "the right mix of passion and courage," Lutz describes. "They had to be willing to do things that hadn't been done before."

5. After you've identified the ideal individual, identify the ideal group.

Don't stop at finding the type of person you need. Envision how this person will interact with others to get the goals accomplished. Assemble the ideal team. In some cases, literally.

When Pat Gillick took over a mediocre Seattle Mariners club in 1999, he was keenly aware of the kind of group it would take to win a World Series.

"Chemistry is unbelievably critical," Gillick says. "If you come into a workplace, and there is inconsistency, there are disruptive employees, or you don't know what to expect, then you won't be a motivated employee." The Mariners' quest for a happy clubhouse includes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wives and kids of the players. Gillick meets with wives early in the season to work out everything from ticketing to security to the potentially inflammatory problem of who sits where.

6. Acknowledge what you don't know.

Identify those around you are the experts and don't be afraid to lean on them. No one expects an incoming leader to know everything. And perhaps there is nothing more off-putting to a future team than someone who mistakenly thinks he or she does.

After 15 years as a manufacturing engineer at Boeing, Bruce Moravec had mastered his technical discipline. But when he was promoted to run the 757 Stretch Program, an ambitious mandate to stretch the plane by 24 feet, add functionality, and do it in less than two years, he understood he'd have to gain the confidence of people who worked in areas he knew little about. "I had lots of credibility as a manufacturing engineer and second-level manager. But suddenly I was responsible for tool design, fuselage definition, all kinds of areas that weren't in my background."

7. Don't be afraid to listen to people who disagree. Listen, actively, to the people around you, especially those who challenge your assumptions.

Take it from Carlos Ghosn, Nissan's president and CEO and the engineer of the company's dramatic turnaround. "When I came to Nissan, I engaged in what I call 'active listening' with as many people as I could. I also got a lot of advice from outside the company, most of which was very conservative. People told me, 'You can't go fast in Japan. You can't close plants in Japan. You can't reduce head count.' I listened carefully, even to the opinions that totally contradicted my own beliefs, to make sure that when I made my decisions, I hadn't missed anything."

8. But clean house if you have to.

Depending on the situation you step into, no matter how clear your vision is, and how evangelical you are, acknowledge that there may be people - some of whom may have already seen your predecessors come and go -- who are too jaded to follow.

Take Dale Fuller's experience. When he took over an ailing Borland Software, which at one time was a pioneer in developing developer tools, five different CEOs had already come and go in the preceding three years. Skeptics assumed that Fuller was the latest in a series of short-term custodians. Rather than embrace the new direction, they figured that they'd just wait Fuller out. Fuller had other ideas. Within six months, he fired about 400 people, including 60 of his top managers.

9. Establish a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 and listen to -- your entire team.

Your strategic course of action is only as effective as you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t. Have the pipeline and protocol set up to get your message out there, and don't forget that communication goes both ways.

Dick Brown took over EDS in 1999 and moved swiftly to change old beliefs and behaviors, unleashing a set of practices -- dubbed "operating mechanisms" -- that were designed to create a company-wide culture based on instant feedback and direct, unfiltered communication. One of these practices is the "monthly performance call."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month, 125 of the company's top worldwide executives punch into a conference call that begins promptly at 7 AM central daylight time.
Participation is not optional.

10. Don't trash your predecessor, but don't be shy about promoting your own agenda.

Do not assume that the prior administration screwed up or lost sight of the big picture. There's probably an element of truth in that. But it's almost certainly true that they had a different disaster that they were working to avoid, Patton says. If you've got a clear vision of what needs to be fixed,
by all means, implement it. Then ask yourself what led those really smart people to do what they did in such a way that it made sense to them?

Talk about a predecessor: when Melvin Wearing took over the role of chief of police for New Haven, Connecticut, he filled the controversial shoes of someone who resigned after fathering an illegitimate child with a convicted prostitute. On February 24, 1997, his first day on the job, Wearing moved quickly to telegraph the changing of the guard. First up: a visit to each of the day's four lineups ( the roll call of officers that begins each shift ) -- a practice that his predecessor had shunned

11. Settle on a few major priorities.

You can't fix everything at once. "Typically, you can't do everything you want to do, so you need to make some strategic choices," Patton says. "This is where you begin to align the organization around a common vision for the future."

Perhaps Wearing's most far-reaching legacy will be his focus on quality-of-life crimes -- the so-called broken-windows approach to policing. Just as Rudy Giuliani cracked down on New York's squeegee men, Wearing declared war on New Haven's vagrants and hookers, street-corner dealers, and boom-box blasters. By nipping misdemeanors in the bud, Wearing argues, police may deter more-serious crimes. His approach seems to be working. In 1997, New Haven logged 13,950 major crimes; in 2001, the city had a total of 9,322.

12. Meet the customers. Balance the big picture vision with-front line views.

There is no reconnaissance more important than scouting out the territory where your products and services meet their customers. Seeing the customers actually interact provides some invaluable information.

When Gary Kusin took over as CEO of Kinko's Inc., he went into every single one of its 24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visited more than 200 stores, and met with more than 2,500 team members.

13. Target a few early wins. Momentum counts, and nothing succeeds like success.

It's critical for a new leader to create momentum during the transition, say Dan Ciampa and Michael Watkins in their book, "Right from the Start: Taking Charge in a New Leadership Role." Pick some problems the organization has not been able to address and figure out a way to fix them quickly to establish a new direction.

When Jim Berra was promoted to head the 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Guest program in July 2001, and like any newcomer to a job, Berra was keen to have a few big wins to energize his new team. "I didn't want to solve world hunger in the first three months, but I was looking for a couple of things that would pay immediate dividends," he says. So he focused on three priorities: First, he had to build better awareness of the company's Preferred Guest program, which lagged behind Hilton and Marriott in visibility despite its unprecedented policies of having no blackout dates and no limit on free rooms. Second, he had to find a way to measure the program's performance. And finally, he had to research customer segmentation for future promotions.

14. Keep an eye on the clock. Faster is almost always better.

"Make sure your time is used to its best advantage," says Patton. "When you're new to an organization, many people will want your attention. While it's pleasant to swap stories about each other's golf game, you're better off saving them for the fairway, and using the time in the office to engage in a learning-oriented conversation."

Here's a tip: Create a "Stop Doing" List. Take a look at your desk. If you're like most hard-charging leaders, you've got a well-articulated to-do list. Now take another look: Where's your stop-doing list? We've all been told that leaders make things happen -- and that's true. But it's also true that great leaders distinguish themselves by their unyielding discipline to stop doing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that doesn't fit.

15. Don't be afraid to make mistakes but be sure to fix them faster than you make them.

Any new situation is fraught with hazards, but taking over a top job exposes a new leader to pitfalls ranging from the personal to the organizational. Accept that you can't know everything in your first six months, and even an extensiv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can't insulate you from making mistakes in an unfamiliar company and culture. The key is to assess yourself and your progress as rigorously as you do your new colleagues and workplace, and to be prepared to make your own course corrections as you go along.

Last year, Lydia Shire and Paul Licari took over Locke-Ober, a Boston restaurant and Brahmin institution founded in 1875. The entire city was watching, and everybody had an opinion. And the first 10 days were a disaster. "You could have put me in front of a firing squad and it would have felt better," Licari shares.

16. Be wary of reckless re-engineering.

If you're assuming leadership of a large organization or department, take the time to understand its current trajectory. Making too drastic and immediate a change can derail both confidence and long-term strategy.

Stanford Business School Professor, Jim Collins, warns leaders to be cautious. "Why do overhyped change programs ultimately fail? Because they lack accountability, they fail to achieve credibility, and they have no authenticity."

Consider the Warner-Lambert Co. in the early 1980s. In 1979, Warner-Lambert told Business Week that it aimed to be a leading consumer-products company. One year later, it did an abrupt about-face and turned its sights on health care. In 1981, the company reversed course again and returned to diversification and consumer goods. Then in 1987, Warner-Lambert made another U-turn, away from consumer goods, and announced that it wanted to compete with Merck. Then in the early 1990s, the company responded to government announcements of pending health-care reform and re-embraced diversification and consumer brands. Between 1979 and 1998, Warner-Lambert underwent three major restructurings -- one per CEO. Each new CEO arrived with his own program; each CEO halted the momentum of his predecessor.

17. Don't be afraid to look for ideas in unusual places.

Don't just read your own industry's trade journals. Cast a wide net for insights -- sometimes the breakthrough idea lies in the triumphs of a completely different industry.

When Rob McEwen, took over an underperforming gold mine in northwestern Ontario, he assumed a tough situation: The gold market was depressed, the mine's operating costs were high, and miners were on strike. His breakthrough - an unprecedented move to make his company's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public and launching a contest to develop the mine over the Internet - came from learning about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and the open-source revolution.

18. Finally, ask yourself who do you really want to prevail, you or your organization? You'd be surprised by the difference.

Consider this: Jim Collins and his team at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nd asked, what makes a good company great? They started with 1,435 good companies, examined their performance over 40 years, and then identified 11 companies that became great.

Here's one thing they found: The CEOs who took their companies from good to great were largely anonymous -- a far cry from the celebrity CEOs we read about. Collins believes this is more a matter of cause and effect than an accident. There is something directly related between the absence of celebrity and the presence of good-to-great results. Why? First, when you have a celebrity, the company turns into "the one genius with 1,000 helpers." It creates a sense that the whole thing is really about the CEO.

And that leads to all sorts of problems - especially if the person goes away or if the person turns out not to be a genius after all.
封面故事--- 跳槽的條件 助「跳」有三大資產
更新日期:2006-08-03

跳槽前要累積三個資產:一是人脈、二是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三是要有代表作品。

跳槽前要累積以下三大資產:
一是人脈。當你已經確定要鑽研某個領域時,就要廣結善緣,讓大家知道有你這個人存在。當其他公司出缺、需要尋找精英的時候,你就會出線。
二是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可以常常參加同業公會、協會的活動,出去交換名片,讓大家都知道也認識你。現在很難在同一個工作從一而終,因此講究的不是公司品牌而是個人品牌。如果你沒什麼名氣,公司會猶豫要花這麼多錢請你嗎?還有個人品牌的徵信制度也很重要,曾有呆帳或瑕疵讓公司蒙受損失,公司也不太敢用你。
三是要有代表作品。在之前的工作過程中有自己的作品,不管是企畫案或業績都可以。這些代表作都是累積你自己的實力、讓自己被認識的方法,也是跳槽時談判的籌碼。
至少待三年再跳
再來就是時間。多久跳槽一次為宜?最好一個工作能待三年以上再換比較好。我現在都不敢講五年,因為大家跳槽的頻率實在是太高了。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來看,新人進公司的適應期是三個月。
若是不適應的話,三個月到半年之內就會離開。這段期間如果沒有走,我們可以大膽地預估他可以做滿一年,因為他可以適應文化、也可以勝任工作。不過,一年到三年中間是一個小小的瓶頸。要了解一個公司或產業,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
因此在每個工作中,待三年是比較不會被質疑的。一年換一個工作,即使你是被高薪挖角,人家也會質疑你為何挖角之後一年就離開?是不是適應不良?或是習慣一年就要跳槽?小品牌的公司會怕小廟容不下你這個大菩薩,大公司也會覺得你是不是在我們這邊過水一下,拿到了更好的條件就要走?因此轉換頻率不宜過高,至少要三年,才能累積足以被說服的專業。

善用「被動跳槽」

跳槽是一個提升職位的方法,它可以分兩種:一是主動,二是被動。主、被動都沒有什麼不好,有時候我們甚至會教求職者即使是自己主動想跳槽,也要營造出被動的氣氛。想跳槽的人可以在現有的人脈範圍內抒發你的理想,透露出現在的工作沒辦法完成這些理想,這時如果個人品牌跟人脈夠多的話,就會有人接到這樣的訊息而前來挖角。再來也可以去獵人頭公司鋪線,請他們幫忙營造跳槽的情境和該有的身價。
跳槽是提升職場位階跟薪資很好的方法,但能不能爭取到薪資成長要看本事,一個是看本事拿到這個工作,二是有沒有本事跳槽後繼續留在這個工作。拿到這個工作需要很好的行銷、自我包裝、口才、說服力、溝通能力等技巧,可是許多人取得這個工作後卻都會敗下陣來,因為無法產出績效。
企業要將本求利,在人才的運用上也是。他希望挖到這個人之後能馬上產生績效,所以人才跳槽之後能不能繼續維持這個薪水,要看本事和專業。如果一跳槽可調薪25%固然很好,但也要自己衡量一下吃不吃得下來,吃不下來只會提早陣亡。

跳槽前,先問自己四個問題:
1. 這個職位的薪資行情為何?能不能勝任?
跳槽時要先看市場行情,想一下你要接受的職位薪資行情到哪裡?所需的能力你有沒有具備?如果都OK就勇敢接受。但如果覺得自己的條件還不夠,那可以主動將薪水減得比市場行情低一點,讓雇主覺得好像撿到便宜,自己未來的工作也比較有彈性。
2. 跳槽的動力是什麼?
跳槽時,錢當然是很大的動力,但如果同樣的工作加個3000、5000元,其實沒什麼意義。因為原來的公司已經很熟悉了,知道資源在哪裡,跳到新公司之後得重新適應,變成要用百分百的專注力才能處理。
3. 下一步要往哪裡去?
跳槽時薪水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考量,機會才是重點。大公司、某個關鍵的職位,或是有獨當一面的機會,這些都比薪水重要,要檢視的是自己下一個三年要往哪裡跳。
4. 之前的工作能不能happy ending?
聰明的工作者在離開時會創造happy ending,就是跟前同事做好的結束。因為他們都是你的人脈,更會影響到你往後工作的徵信。最糟糕的評價就是不予置評,這句話留下了很多的想像空間,因此千萬要小心你在前同事之間的評價。

職場教練
沈瑋 / 聯合人力網總經理
蘋果電腦CEO對Standford畢業生的經典演講全文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


This is the text of the Commencement address by Steve Jobs, CEO of Apple Computer and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delivered on June 12, 2005.

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Truth be tol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I dropped out of Reed College after the first 6 months, but then stayed around as a drop-in for another 18 months or so before I really quit. So why did I drop out?

It started before I was born. My biological mother was a young, unwed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 and she decided to put me up for adoption. She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should be adopted by college graduates, so everything was all set for me to be adopted at birth by a lawyer and his wife. Except that when I popped out they decide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they really wanted a girl. So my parents, who were on a waiting list, got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sking: "We have an unexpected baby boy; do you want him?" They said: "Of course." My biological mother later found out that my mo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at my fa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refused to sign the final adoption papers. She only relented a few months later when my parents promised that I would someday go to college.

And 17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i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 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 And here I was spending all of the money my parents had saved their entire life. 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 It was pretty scary at the time, but looking back it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ever made. The minute I dropped out I could stop taking the required classes that didn't interest me, and begin dropping in on the ones that looked interesting.

It wasn't all romantic. I didn't have a dorm room, so I slept on the floor in friends' rooms, I returned coke bottles for the 5¢ deposits to buy food with, and I would walk the 7 miles across town every Sunday night to get one good meal a week at the Hare Krishna temple. I loved it.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Let me give you one example: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 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 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ten years later.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I was lucky – I found what I loved to do early in life. 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 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 ha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 - the Macintosh - a year earlier, and I had just turned 30. And then I got fired.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started? Well, as Apple grew we hired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run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and eventually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sided with him.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felt that I had let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own - that I had dropped the baton as it was being passed to me.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apologize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dawn on me –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 ha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During the next five years, I started a company named NeXT, another company named Pix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an amazing woman who would become my wife. Pixar went on to create the worlds first computer 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and is now the most successful animation studio in the world. In a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Apple bought NeXT, I retuned to Apple, and the technology we developed at NeXT is at the heart of Apple's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Laurene and I have a wonderful family together.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

When I was 17, I read a quote that went something like: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It made an impression on me, and since then, for the past 33 years, I have looked in the mirror every morning and asked myself: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About a year ago I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 had a scan at 7:30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early showed a tumor on my pancrea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a pancreas was. The doctors told me this was almost certainly a type of cancer that is incurable, and that I should expect to live no longer than three to six months. My doctor advised me to go home and get my affairs in order, which is doctor's code for prepare to die. It means to try to tell your kids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d have the next 10 years to tell them in just a few months. It means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buttoned up so that it will be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your family. It means to say your goodbyes.

I lived with that diagnosis all day. Later that evening I had a biopsy, where they stuck an endoscope down my throat, through my stomach and into my intestines, put a needle into my pancreas and got a few cells from the tumor. I was sedated, but my wife, who was there, told me that when they viewed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doctors started crying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 very rare form of pancreatic cancer that is curable with surgery. I had the surgery and I'm fine now.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 is quite true.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n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 It was created by a fellow named Stewart Brand not far from here in Menlo Park, and he brought it to life with his poetic touch. This was in the late 1960's, befor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desktop publishing, so it was all made with typewriters, scissors, and polaroid cameras. It was sort of like Google in paperback form, 35 years before Google came along: it was idealistic, and overflowing with neat tools and great notions.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http://news-service.stanford.edu/news/2005/june15/jobs-061505.html
企管碩士冒出頭 須有表現


南非德班的賈義蘭問: 長久以來,我注意到有企管碩士的人,不管出身哪所學校、經驗、履歷不如我的人,都躍居高位,擔任高級經理人和領導人,讓我深感困惑,企管碩士有什麼讓人自動出人頭地的特點?

答: 企管碩士毫無疑問的會讓你額頭貼上「正字標記」。大家喜歡學歷,只是有些學校的企管碩士比較有名,企管碩士讓人脫穎而出讓你困惑,卻不是新問題。 但是你必須知道一點,企管碩士真正有用的時間大約是一年左右,企管碩士學歷可以讓新手得到比較高的起薪、比較好的職位,產生光環效果。企管碩士理當聰明能幹,上司會寄以厚望,經常給他們額外貢獻和成長的機會。 但是要不了多久,企管碩士就必須有表現,在絕大多數公司裡,這一點才重要,企管碩士有浮有沈,總之耀眼的學歷會被人淡忘。在企業界裡,最後唯一真正的學歷是成效。 因此你看身邊似乎「自動出人頭地」的企管碩士時,要看他們文憑後面的東西,我們敢說,他們除了文憑之外,一定有很多表現。 今年很可能表現超群、相信又隨時力行公司的價值觀。此外,他們很可能流露勇往直前的積極態度,揉合適當的樂觀與務實,面對艱鉅的挑戰。 最後,他們幾乎都會跟別人分功分勞,讓身旁的人同樣榮耀。換句話說,他們讓公司走在有意義的路上,貢獻良多。 別誤會我們的話,我們絕不會阻止大家取得企管碩士學位,這種學歷很重要,有助於批判性思考,也可從精明教授最高明的教導與能力高超同學之間的辯論,學到重要的管理觀念。這種學歷的確會讓你拿到較高的起薪、較早受到重視,但是,企管碩士的助力只延續一段時間,然後就是績效掛帥了。 因此請你再看一看身邊「自動出人頭地」的人,其中很可能根本沒有什麼自動可言,他們會成功,不是因為畢業那天拿到的學位,而是因為那天之後的表現。 (如果讀者有疑問想請威爾許夫婦解惑,請將意見寄到welch.edn@ud-ngroup.com,本報會代為轉達。) 【2006/01/16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成功的八種配方

- 時時充滿熱情! 熱情的人找的是價值,而非價格。
- 用力拉大格局! 再怎麼沒意思的工作,如果用老闆的眼光,就能看出價值。」
- 時時建立人脈! 人脈也會流動,也要即時,不然和名片存檔沒兩樣。」
- 適當學會作秀! 一個好故事一旦被植入後,會不斷在人們心中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演,自我重複,創造出符合你的目標的結果。- 不斷保持創新! 創新不要只是想打全壘打,要多打一些安打。
- 積極找出根本! 巨細靡遺的態度遠勝過任何高明的行銷手段。
- 好好培養EQ! 贏家,要伸出雙手比較容易;輸家,保持臉上的笑容是一場修練。」
- 發掘你的幸運草! 幸運常常來自一個環境的改變或創造。但要能有環境的改變,你自己要先能夠接受改變是一種機會而不是風險。

Wednesday, October 04, 2006

活用OFF學 愈玩愈有競爭力

1頁之1
【(吳韻儀採訪,孫珮瑜、王曉玟整理)】
整天忙,忙到找不出整塊的時間放鬆一下?
台灣惠普董事長何薇玲教你如何享受「隨時中斷」的樂趣,
效法大前研一的「OFF學」,愈玩愈有競爭力。


我很佩服又會玩、又會做事的人。我認為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其實是時間管理。我自己的方式是工作的時候拚命做事,可是樂在工作,而且善用零碎的時間。人生就是由很多小小片段的累積,把零碎的時間加起來,其實蠻有收穫的。比如我剛剛上網搜尋資訊的時候,突然發現八月要去度假的地方要演出我有興趣的歌劇,我立刻訂票,才花幾分鐘,但是很高興。

「小額付款」時間管理術

善用零碎時間,就像mini payment(小額付款)一樣。過去我們習慣一次支付,一個月付一次信用卡帳單、一個月付一次水費、電費,每次都是一大筆支出。但是,現在分工愈來愈細,愈來愈多的消費是積少成多,花錢買些小東西、一個月十幾次。我們運用時間也一樣。以前我們習慣坐下來、花兩個鐘頭看一本書,現在觀念要改成不用等有兩個鐘頭才看書,而是任何有兩分鐘的時間,就可以靜下來看書。習慣「隨時中斷」

現在的生活就是隨時中斷(constant interruption),我們要習慣這種多線思考、隨時中斷的生活形態。這也與科技有關。例如現在大家都習慣用即時通訊,以前的思路只有一條,但是現在一開電腦就跳出即時通訊,思路就分成公事、私人、可能還加上一條正在研究的主題,我們就在這三條思緒之間晃來晃去。

我另一個時間管理的觀念,就是抓住當下。很多人都說,我退休以後要去環遊世界、我退休以後要去學陶藝、我退休以後要去學太極拳。但是我想問,退休的那條線怎麼畫?什麼時候算退休?

我一直不認為畫下退休那一條線之後,才能換一個人生,生活品質是要等到退休以後才能開始,那樣太侷限自己了。我們看大前研一的《OFF學》,他也是一邊很努力演講一邊還是有生活品質。

OFF學 讓腦筋活化

人生有很多的不同的面向,嗜好要早早開始培養起。我自己是每隔一陣子就要有一個新的嗜好,最近的嗜好是畫畫。我的同事工作壓力大時,我就送他們一幅我的油畫,有時候我覺得自己的畫蠻醜的,大概只能掛在廁所裡(笑),但是so what?

很多人說退休以後要開始畫油畫,說沒有退休以前不能畫、不能專心,可是誰說畫油畫一定要專心、一定要畫得跟畢卡索一樣?沒有人規定。畫畫是為了畫的快樂,是自己給自己的快樂。

我是真的在實踐「OFF學」,我已經畫了四十幾張畫了,我現在畫跟牆壁這麼大的畫,有挑戰。為什麼我做得到?因為我是不怕失敗的。有一位美術供應社的老闆跟我說:畫壞了有什麼了不起,塗了再畫就是了,如果不要塗,再買一張畫布畫也就是了。但是為什麼不去走出這第一步呢?

不要怕失敗。這精神是我多年磨鍊出來的。可能是因為我做女主管很久,很多事情都是第一個人去做。既然要做,我就乾脆做到底,養成我不怕失敗的個性。

我常鼓勵我們同事多發展自己興趣,增加涉獵可以讓腦筋活化。

抓住當下 趕快享受

現在的工作壓力實在太大了。人大腦裡本來是非常多的神經線,但是人年齡愈大,神經線就愈少、愈粗,我們要常常要嘗試不一樣的東西、增加不同的刺激,才能保持每一根神經突觸都很活。

所以要善用mini payment的概念,只要有一點時間,就趕快享受。
道歉的力量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75 期
作者:林正峰、鄭呈皇




這是一堂華頓、哈佛都競相研究,即將在21世紀蔚為風潮的新顯學——道歉。完美的道歉,讓個人、企業,甚至國家,化危機為轉機;拖延、敷衍,或拒絕道歉,讓百年企業執行長黯然下台,甚至,有人因此賠上性命。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每個人,都可以學會道歉。


「我向社會大眾道歉」、「我向民進黨道歉」、「我向總統、夫人還有老婆道歉」,七月十日深夜十一點,台灣民眾盯著電視畫面:總統女婿趙建銘被羈押四十七天後交保,他對著鎂光燈連續三次,以九十度的姿態鞠躬道歉。

然而,這三個道歉,沒有換來同情,反而在隔日招致逾四百則以上的撻伐評論。

總統的女婿,加上黃金陣容律師團的建議,卻演出了台灣史上最經典的錯誤道歉示範。

學道歉,成為趨勢 《哈佛商業評論》首度以道歉為文

「這年頭,領導者動不動就端出道歉當戰術,企圖以最少的代價,將自己的錯誤一筆勾銷,」今年四月號的《哈佛商業評論》,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公共領導中心研究主任兼公共政策講座教授凱勒曼(Barbara Kellerman)在〈領導人何時該說對不起〉一文中指出,現在問題,越來越多輕率而敷衍的道歉,招致更多的負面效果。

這是《哈佛商業評論》首度刊出以「道歉」為題的論文。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道歉,登上學術廟堂,成為一門學問。

何以如此?凱勒曼教授,七月十四日在波士頓接受《商業周刊》越洋專訪時指出:「公開道歉正在增加,已經成為企業家或政治人物的一種利器。」

不只哈佛教授研究,華頓商學院也發表〈二○○二,道歉元年〉一文深入剖析道歉。而麻州大學沃斯特分校校長兼醫學院院長拉瑞爾(Aaron Lazare)的研究,比較一九九○至九四年,一九九八年至二○○五年,此兩段期間,出現在《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兩大報中,以「道歉」為主題的報導,後者較前者多出近一倍。

十餘年前,拉瑞爾被好友背叛痛苦不已,從等待道歉,最後竟迷上「道歉」。於是,他費時十年,調查一千個案例,在前年九月發表《論道歉》(On Apology)一書。該書在亞馬遜書店得到四顆半星(最高五顆)的讀者評價,猶勝暢銷大作《地球是平的》。



七月十五日,拉瑞爾在麻州以電子郵件回覆我們的專訪,這麼形容道歉的難度:非洲諺語說,教育難,難到要用「一整個村子來教養一個孩子」;而道歉難,也難到必須「用一整個村子來研究道歉」。因為他始所未料,必須耗費:十年、一千個案例,來研究道歉。

進入道歉殿堂後,研究者發現:其反撲力,能如海嘯,殺人、讓百年公司的執行長下台……。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故事。

二○○二年七月,一架俄羅斯客機與DHL貨機,在德國南部上空高速逼近,但等到航管員察覺時,反應時間不到一分鐘。當時,航管員指示,俄羅斯客機下降一千英尺,孰料,DHL貨機的自動防撞機系統啟動,也指示該機下降。於是,兩架飛機同時下降,砰!兩機對撞,變成熊熊火球。

七十一位機上乘客全數罹難,包括一位永遠盼不到妻兒團聚的俄羅斯建築師。這是誰的錯?苦等兩年,沒人願意負責。始終得不到一句道歉的建築師,在一個黑夜裡失去了消息。不久後,當時的航管員身中二十刀,慘遭殺害。兇手,正是該建築師。他登門索取道歉,以命償命。

成功道歉術一:誠心 如同贖罪儀式,平復受害者的心理

當傷害發生時,從心理層面研究道歉學的拉瑞爾指出,「道歉,扮演著療癒人心的作用。」受害者可能遭受物質或身心等層面的傷害,但最需要被平復的是:心理的被剝奪感。

因此,成功的道歉,關鍵在於加害者必須將自己轉換成受害者,藉由兩者關係移轉的儀式,加害者要受苦。讓受害的一方,感覺到你也真的受到同等程度的傷害。經由此過程,受害者取得原諒對方與否的權力。有人將其形容為「俗世中的贖罪儀式」。

拉瑞爾以擺放位置高低不同的兩隻手作比喻。在道歉前,右手(加害者)的位置比左手(被害者)高,道歉後,兩隻手必須平行,甚至要讓左手的位置更高,被害者的情緒才能撫平。反之,倘若冒犯者堅持不道歉,可能遭致報復。
最常見的情況是,傷害發生後,沒人認為這是自己的錯,沒人多想對方,沒人願意主動道歉。於是,親人變路人、企業與消費者纏訟多年、國與國間大動干戈等悲劇陸續發生。事實上,這裡是有盲點,凱勒曼說,學術研究顯示:「人們往往容易高估道歉的代價,卻低估道歉的好處。」

人們為何會高估道歉的代價?在心理層面上,有三種反應:一、擔心被對方羞辱、拒絕等;二、擔心影響自己的權威、地位,包括感覺自己是輸家、暴露自己的脆弱等;三、擔心道歉後引發的法律責任、財務損失等。

人們如何低估道歉的好處?事實之一,伊利諾大學法學院教授羅伯奈特(Jennifer K. Robbennelt)的研究顯示,誠心的道歉,可以減少一半的官司;每兩件官司,就有一件是因為缺少誠心的道歉。

換言之,只要在第一時間表示「誠心」的道歉,通常可以避免傷害繼續擴大,甚至可能將危機化轉機。而「誠心」,來自於加害者須付出代價,這一點常被忽略。

世紀民生科技總經理湯宇方,永遠忘不了他對友訊科技董事長高次軒的道歉。

十三年前,他頂著留美電機博士光環、成為少數能進入IBM研發中心工作的東方人,回台創立民生科技。那年秋天,民生出貨給大客戶友訊一批給學校的網路卡,卻發生數起校園爆裂事件,友訊董事長高次軒因此親自到各校致歉。

湯宇方立刻通知工程師研究爆裂原因,內部認定並非自家設計不良,但他隔天還是與業務副總一起到友訊總部登門解釋。原本他只想要處理事件——提供解決方案,並沒有想到「道歉」。

當他走進二十坪大的會議室門口時,聽到高次軒與幹部們大聲爭辯出事原因。他推開門,肅殺之氣鋪捲而來,看到高次軒激動的手握拳頭。
湯宇方正要開口,立刻被打斷。他算過,他被盛怒的高次軒打斷五次。

直到湯宇方持續不斷的道歉後,高次軒才稍稍緩和說:「我還到對方學校去罰站。」話畢,湯宇方旁邊的業務副總立刻起身鞠躬說:「董事長,我站起來跟您敬禮道歉。」高次軒見狀有些訝異,但立刻回應:「那你就一直站到會議結束好了。」

湯宇方觀察高次軒因為自己與副總都表達道歉,臉上線條緩和不少,顯然已經氣消。這時,他又談起關於事後應該如何處理,高次軒終於耐著性子聽他報告完,會議在雙方有共識下落幕。

「那次,我才真正感受到道歉的威力。」湯宇方事後回想,他若沒有去道歉,「友訊可能會立刻抽單,我們就會有財務危機。」他補充,當時友訊的訂單占其營收的一半。

這個例子中,湯宇方將原諒與否的權力交給了高次軒,該公司副總也因被罰站近一小時,而讓這個救贖儀式達到效果。

成功道歉術二:擔當 擴大承受責任的範圍,越能感動對方

然而,除了要讓自己變成被害者外,「擴大承擔責任範圍」,也是道歉能否成功的要素。現在,尤其是位階越高者,不但不是如此,反而陷入「爭辯是非」的迷思,計較道歉的程度該如何分攤?忽略了最關鍵的一環:對方的感受。

事實上,道歉,看出一個人、一家企業的反省深度,有時也能產生策略性運用。因此,一定要犯錯,才需要道歉嗎?一定要搞清楚傷害對方幾分,才能承擔幾分責任嗎?答案,當然不是。

匯豐汽車特級專員陳偉汶就是一例。他入行二十五年共賣出四千九百部車,讓他最難忘的,是二十二年前賣錯一部車的教訓。

那時,客戶訂了一部紅色車,豈料交車前一天,親眼見到車,陳偉汶愣在當場。眼前的車子,居然「變黃色」!陳偉汶揉揉雙眼,把手中所有的申請紀錄全部重新檢查一遍,文件登記都是車體:「紅色」。公司行政部門出錯了。

如果是你,會選擇怎麼做?他可以說明這是公司內部作業疏失,口惠而不實的找台階下。但他卻將過失一肩扛起,除了九十度鞠躬道歉外,他還帶來三套解決方案與補償辦法。最後,讓客戶息怒的方案是,陳偉汶損失這部車的佣金再賠上兩部車的銷售佣金,用來支付後續產生的費用。

「我是交易的負責人,對客戶來說,所有發生的問題,都是我的錯,」陳偉汶一肩扛起的態度,贏得讓這位客戶深度信賴,後來陸續向他買了十部車,更奠定他後來成為「台灣售車天王」的格局。

凱勒曼認為,完美的道歉,應該注意五大環節:承認錯誤、扛起責任、表達遺憾、保證不再犯與選對時機。他在《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中,非常推崇前嬌生公司董事長柏克(James Burke)「擴大承擔責任」的道歉態度。

完美道歉:嬌生千面人事件 全面回收,損失一億美元

這件危機,看出一位企業家的格局。

一九八二年,該止痛藥是嬌生的明星產品,貢獻年度毛利一七%,在全美市占率高達三五%。但九月份,一位芝加哥家庭主婦猝死,皮包中有六顆Tylenol膠囊,四顆含氰化物。接著,又有六位芝加哥民眾因服用該藥品死亡。

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後發現,該藥係遭千面人下毒,責任不在嬌生。因為病例僅侷限於芝加哥,嬌生不需過度反應,也不需將該藥品全面回收。但親上火線的柏克決定承擔所有責任,因為,不能再有一人因為嬌生而喪命。

柏克親自上媒體,以藥品的包裝不夠安全,讓歹徒有機可乘表達歉意。他更將藥品全面下架,成立八百條消費者諮詢專線、利用媒體或廣告呼籲民眾不要服用該藥品、發出五百萬封電報給醫生等團體告知檢驗結果……。這個動作,至少讓嬌生帳面上損失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二億七千萬元)。

然而,危機過後的半年,這個原本被預言將消失的產品,在重新更改包裝方式後,在市場上贏回原來的市占率。

對柏克來說,天平的一邊是上億美元的損失、無法預期的市值滑落、董事會的壓力;天平的另一邊則是無形的人命、商譽。天平的兩邊孰重?柏克受到軍人父親的高道德標準,與早年在哈佛的MBA道德教育很深的影響。他說,「我們不管做什麼,都不斷的被提醒要有道德標準——做決策時,道德價值的重要性。」

深度的道歉策略讓嬌生因禍得福,大幅提升了商譽價值,並凝聚員工對嬌生信條的共識,更因此獲得當時總統雷根的公開讚揚。事實上,後來嬌生在回收藥品中,又查出七十多顆遭下毒的膠囊。這個案後來被列入哈佛教案。

道歉,知易行難。否則,默克藥廠董事長怎麼會下台?

道歉兩大忌諱:拖延與敷衍 足以打壞商譽,讓領導人下台

嬌生事件在二十年後,翻版演出。同樣是止痛藥,默克藥廠董事長吉爾馬丁(Raymond Gilmartin),卻在二○○四年做出迥然不同的決策。部分研究顯示,當時默克的明星藥品Vioxx有提高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展開進一步調查。


一開始,吉爾馬丁堅持不道歉、不下架。後來默克內部研究顯示,該藥確實有可能提高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最終他才決定將藥品下架,但為時已晚,默克股價在隨後三日內崩盤,大跌逾四成。此後,該藥就在市場消失。吉爾馬丁因此提前退休。

拖延、敷衍,是道歉時的兩大忌諱。《哈佛商業評論》的論文中就舉例,因為拖延、敷衍而領導人下台的組織,包括可口可樂、普利司通、福特等七家。

拉瑞爾的《論道歉》出版後,便奔忙於學校、教堂,甚至印度廟的演講邀請,深深感受人們對道歉的關切,卻總摸不清它的全貌,「我衷心建議,這個主題(道歉)應該列入中學或大學的心理、道德或溝通的正式課程中教導。」

人的一生,許多打不開的結,在終點回望時才赫然發現,不過是個芝麻粒罷了。唯有懂得自省的人,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道歉的力量,解開許多看似無解的結,化危機為轉機,甚至商機。
有交情,好辦事

from Cheers 雜誌
更新日期:2006-07-04
我們往往只顧著做自己的事情,在公司裡除了鄰座的同事外,卻沒認識幾個人。每次遇到問題,總是找不到人幫忙,要不就是得千拜託萬拜託。然而有人卻可以一通電話,5分鐘就搞定所有事情。

儘管公司的工作都有一定的程序和規定,但如果你和所謂的關鍵人士(key person)有一些交情,事情就好辦多了。這個人在組織內有一定的地位或影響力,緊急時他可以找人幫你加班趕工,碰到問題時他會幫你想出辦法。

這就是有交情的好處。既然交情如此重要,該從何做起呢?

別讓自己成為難搞的人

想要和別人打好關係,得先從自己開始。在別人眼中,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在你走向別人之前,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容易親近或是讓人印象深刻,想要認識的人。

第一印象最重要。當你在公司與別人初次碰面的幾秒鐘內,他對你的印象就已經定型。就算你再熱情、再風趣,卻可能因為一次不經意的冷淡表情,從此被列入不受歡迎名單之列。

當不認識的人走到你身邊請教你某個問題,你是用什麼樣的態度或語氣回答?在走廊上或在茶水間碰到人,你是低著頭不說話,還是跟每位遇到的人微笑打招呼,包括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當你和其他部門往來時,是抱著熱情的態度,還是表現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

即使在自己的辦公室裡,也要像出席正式場合一樣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辦公室就是你的表演舞台,你的一舉一動,其他人都看得很清楚。

見面三分情。一旦見過面,就有熟悉感,要建立關係就容易多了。

「人們比較喜歡熟悉的事物,熟悉感主要來自於面對面的接觸,我們通常對於常見面的人比較有好感。」哈佛商學院教授提吉安娜‧卡賽洛(Tiziana Casciaro)表示。

因此,製造碰面的機會是很重要的。不要一進辦公室就整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偶爾起身走一走,遇到人不要只是點頭微笑而已,可以隨意問對方:「最近在忙什麼?」或者,當你有任何事情需要討論時,盡量透過面對面溝通,而不是用電話或e-mail。

碰面次數多了,感覺變得熟悉,關係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來。

把握表現機會。除了讓人感覺容易親近之外,更要讓大家看到你的能力。特別是參加有重要人士出席的場合時,更要好好把握機會,適時表達自己的意見。例如開會時,一定要強迫自己至少發言一次。保持沉默,就別想有人會注意到你。

不過,發言也需要技巧,你可以先觀察其他人的做法,包括怎麼樣的說法比較容易被接受,其他人通常會有什麼反應。不要急著表現自己,謀定而後動。

認識對的人,事半功倍

當然,建立關係也得看對象,在組織裡和哪些人有交情,可是會大大影響你做事的成功機率以及個人的行情。《有心機,不使壞》的作者瑞克‧布雷登(Rick Brandon)指出,有3種類型的關鍵人士你不能不知道。

誰握有正式權力?你要知道公司內各部門或事業單位的各級主管或負責人是誰。不要以為這些人和你沒有關係,或是覺得自己不可能有機會認識這些人。重點是,當你碰到這些人時,你能認得出他們是誰嗎?如果認不出來,就連攀談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建立關係了。

誰具有隱形影響力?除了知道檯面上的人物外,更要打聽公司內部非正式的權力關係。這些人也許不是主管,但是因為工作年資較久或者具備某種特殊專業能力,因此擁有很大的影響力,或者與上述的重要主管有非常緊密的聯繫。

這種非正式的網絡關係需要花時間去觀察,例如開會時哪些人的意見往往左右了其餘所有人的想法?哪些人非常受歡迎,公司內常有不同的人邀他一起吃午餐?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訊息。

誰是潛力股?這些人現在並沒有取得重要的職務,但是表現非常優秀,未來有可能擔任重要的主管職務,因此這些人也不可忽略。你可以觀察,公司重要的專案或工作都是指派給哪些人?出席重要的場合或會議時,老闆身邊通常出現哪些人?從以上的線索就可找出哪些人是公司刻意栽培的未來明星。

當然除了這些重要人物之外,更別忘了大人物身邊的小人物,也就是主管的祕書或助理。他們通常掌握了許多關鍵訊息,可以適時提供協助與提醒,至少你會知道該用什麼方法比較容易說服他的老闆,答應你的要求或是助你一臂之力。
但是也不能做得太過明顯,直接提出要求,而是要靠平時的努力。例如,不論大小事情,都要感謝他們的幫忙。時間久了,當他們知道你有困難,自然會主動幫忙。

打開自己的心,才能贏得別人的心

當你了解哪些人在公司真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之後,就得努力建立良好的關係,第1步就是打開自己的心。這是源自於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瑟夫‧魯夫特(Joseph Luft)與哈里‧伊漢(Harry Igham)所提出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人際關係發展模型。

4個區域代表人際關係的4種不同層次:

開放自我(public self)代表的是,關於你這個人的所有資訊當中,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部份。例如你的名字、職銜、休閒興趣等。

盲目自我(blind self)是指別人知道、但自己不知道的部份。例如別人有注意到你的某些行為模式或說話習慣,但是你自己沒有發覺。因此我們非常需要他人的回饋意見,才能更了解自己。

隱藏自我(hidden self)則代表自己知道、但別人不知道的部份,也就是你刻意隱瞞的個人隱私。唯有主動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才能讓別人更認識你。

未知自我(unknown self)指的是包括你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部份,也許是未被發掘的潛能,或是被壓抑的感覺等等。

隨著關係的進展,開放自我的區域會愈來愈擴大,盲目與隱藏自我的部份會愈來愈小。換句話說,建立關係的關鍵就在於擴大開放自我的部份,一方面學習開放自己,和別人分享關於你的事情(縮小隱藏自我),另一方面虛心接受別人給予我們的意見(縮小盲目自我)。

當然,一切得由你開始。研究發現,自我揭露的程度與關係滿意度,存在有顯著相關。當你對別人表達個人感受或是較為私密的事情時,就代表了你信任對方,對方也會感受到,並因此對你產生信任或好感,願意和你分享他個人的事情,你們的關係就會更進一步。

製造機會,讓對方認識你
至於要如何製造機會接近這些人、讓他們認識你,並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幾位專家提供的建議:

1.請教工作有關的問題。要認識對方,總得有個理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凱薩琳‧瑞爾登(Kathleen K. Reardon)建議,最好的理由就是工作上的問題。例如你可以說:「我知道你非常了解消費趨勢,所以想找機會向你請教相關問題,因為最近我正要提出新產品開發計劃。」

你可以詢問主管或同事的意見,告訴你應該向誰請教,這樣就更容易找到適合的人。

2.分享有用的資訊。建立交情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訊息的分享,《失意或得志》的作者米洛‧辛戴爾(Milo Sindell)指出,你必須了解這些關鍵人士最近在做些什麼,當你知道相關的訊息時便可以告訴對方。但不要三不五時就轉寄e-mail給對方,這樣只會讓他感到厭煩。

3.及時給予讚美。情感訴求永遠是人際關係最好的催化劑,卡內基訓練機構創辦人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曾說過,人們內心最渴望獲得3種情感的肯定:覺得自己是受喜愛的(loveable)、有能力的(capable)、有價值的(worthy)。

打開你的觀測雷達,隨時注意周遭人事物有哪些細微的變化。例如某個人的穿著打扮或髮型有改變,就可適時說幾句讚美的話;或者對於辦公桌上特別的擺飾表現出好奇的態度;或者告訴對方,他在會議上說過的某句話令你印象深刻……

「讚美愈具體愈好,如果是別人所沒注意到的細節,更會讓對方印象深刻,」美國知名的生涯顧問、暢銷書作家布萊恩‧崔西(Brain Tracy)在最新出版的《魅力》書中提醒。此外,時機也很重要,不要等到事情過了1個月後再來讚美,就顯得沒誠意了。

4.再難搞的人,也要保持好關係。組織內總是有些人難以相處,但愈是難搞的人,愈要花心思。你不需要和他成為好朋友,但至少保持良好的工作關係,讓自己好辦事。

「要建立長期關係,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無條件給予建設性回應』(unconditionally constructive),」美國談判專家、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羅傑‧費雪(Roger Fisher)說。
打造你的黃金人脈組合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51 期
作者:賀桂芬 



傳統上,成績好、有財力的,去歐美念名校,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但新出爐的《金融時報》MBA和EMBA排行榜,已經透露新的趨勢:到亞洲念混血名校,才是打造亞洲人脈黃金組合(the right mix)、獵捕亞洲機會的最佳選擇。

一月十六日,香港淺水灣山上的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裡,來自台灣,耶魯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美國花旗經理的蔡崇禾,和來自十二個國家的人齊聚一堂。這群近五十名四十歲上下的各色人種,都是KH-EMBA的新生。K代表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Kellog),H代表港科大,這一天是他們EMBA課程開學第一天。

在這個亞美混血的商學院,他們即將展開一場專業進修,同時也是獵捕亞洲機會與人脈的重要旅程。

三年前,蔡崇禾考慮念MBA,以她耶魯大學畢業的學歷和過去十幾年的資歷,申請念任何排行榜上排名前三名的歐美名校大致沒什麼問題,但她選擇了香港科大。

「我不想miss掉亞洲的機會。」蔡崇禾談到選擇,語氣間透露著興奮。雖然曾替瑞士最大的私人銀行Pictet在新加坡負責整個大中華區的法人資產管理業務。但在新加坡用西方觀點看這市場,她總覺得像隔靴搔癢。她想要的,是替世界級的金融機構訂定中國市場的法人金融策略。
她花了三年時間,看過兩岸三地及新加坡的許多學校,最後選定了港科大,她的理由是:選學校,當然要世界級的,但是中國的變化如此之快,若離開亞洲,一、兩年的時間就「浪費掉了」。「香港有中國的元素,又有西方的國際觀。」

蔡崇禾選學校的思維,正是一波又一波亞洲EMBA、MBA就學熱潮背後重要的推力。

他們要的是,一個專為了在亞洲發展打造的人脈大平台,這些學校,必須是東西混血、學生高度國際化;更重要的是,這些學生都是在亞洲工作,或想到亞洲發展的菁英。

「人脈到處都有,但組合正確(the right mix)的人脈網才有用。」芝大新加坡分校第一屆MBA中華賓士董事劉楚麟說。在全世界經濟「熱區」的亞洲,歐美的人脈派不上用場;取而代之的是,亞洲的菁英人脈網。劉楚麟的同學四分之一是新加坡本地人,四分之一是駐新加坡的外國人,另外一半是從亞洲各地來的學生。「這種mix(組合),在美國絕對碰不到。」


「MBA學位已經不是要不要念的問題,而是該念個全球前二十名,在亞洲有優勢人脈網的學校。」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商學院院長柯理思(Christopher Earley)一語道破。

現在的亞洲,學生來了,名校來了、名教授也來了!

現象一:留學歐美不流行了,亞洲優質學生選擇留在亞洲

到歐美念MBA的傳統思維逐漸被顛覆,有越來越多亞洲的優質學生,有資格申請哈佛等一流歐美名校,卻選擇留在亞洲念MBA。趨勢科技中小企業事業群亞太區經理王明聖,GMAT考六百八十分(滿分八百),這個分數,可以上全世界三到十名的學校,但他選擇留在亞洲,念芝大新加坡分校的MBA。

長江商學院四年前招收的第一屆MBA學生,全班GMAT成績平均就高達六百八十分,為亞洲第一。這個分數已超越全球MBA排名前十大的芝加哥大學。不只長江商學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學生的GMAT平均分數也可進入全球前十大的MBA名校。

現象二:歐美學生人數增加,亞洲MBA課程全球影響力擴大

不只有能力的亞洲人不再一味往西方取經。如今,有越來越多歐美學生捨近求遠到亞洲念書,希望取得亞洲先機。

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估計,過去五年,到上海市念MBA的學生增加四倍,去年達到二千三百人,這其中,七成來自鄰近亞洲國家,三成來自西方。
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為例,兩百個學生中有二十個來自國外,其中一半來自歐美,這個數字,二○○一年只有六、七個;香港科大商學院的EMBA,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只占一四%,更有三四%非亞洲人,這因此讓香港科大EMBA學生的國際化程度,排名全球第一;香港科大MBA學生,也有六○%是外籍學生,這個數字,五年前還不到三成。


三十二歲的智利人弗南多(Luis Avila Fernandez)對中國心嚮往之,去年九月,他被香港科大與凱洛格合作的EMBA課程錄取。他到這裡進修,因為「西方沒有任何的書或者是教授可以解釋中國所有的變化。」

影響所及,亞洲學校的MBA課程影響力在全球日漸提升。一月三十日剛剛出爐的《金融時報》「二○○六年MBA排行榜」和去年十月底公布的「EMBA排行榜」上,反映出這股趨勢。

在金融時報的「EMBA排行榜」進榜學校中,香港科技大學擊敗華頓商學院以外全世界所有的商學院,竄升到全球第二。它在有些指標上的表現,甚至高居世界第一。而亞洲學校入榜家數從五家增至六家,名次並且全集中在前三十名。

至於剛公布的「二○○六年MBA排行榜」,亞洲入榜學校有五家:包括在新加坡獨立設校的法國Insead、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香港設分校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香港科大學商學院,首次進榜、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合作的新加坡國立大學,這些學校是亞洲的「常春藤」名校。

現象三: 歐美名校進入亞洲設校、開課,五年爆增十一校

從榜單可以看出一個趨勢,歐美名校跨海到亞洲與當地大校結合。譬如,美國UCLA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和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的是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再加上直接到亞洲設分校的芝大和法國Insead,越來越多世界頂尖的名校進入亞洲。

我們在《金融時報》MBA排行榜上看到第三個現象:近年,歐美管理學院爭相赴亞洲設據點。目前在亞洲獨立設校或與亞洲合作的歐美名校,在《金融時報》MBA排行榜上有名的一共有十八家,其中有十一家是最近五年才到亞洲。



現象四:歐美頂尖商學院博士,競相爭取到亞洲任教

名校來了,名師也跟著來,這是第四個現象。哈佛的「鎮校之寶」,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在北大開設「競爭力的微觀經濟」;香港科大商學院的教授,有高達三八%是歐美名校的白人教授;被譽為中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清華商學院副院長陳國青,最近接受美國《商業週刊》訪問時指出,最近幾年,清華每年都會收到相當多歐美頂尖商學院博士的應徵信函。

「這是亞洲學校的混血優生學。」上海市教委國際交流處處長江彥橋這麼形容這股MBA東西混血風。東西混血的MBA,也最受企業界高階主管青睞。根據中國〈二○○五年工商管理教育調查〉,受訪的三千五百名企業高級主管當中,七○%選擇留在中國或亞洲比較近的地方念MBA。同時,有高達六四%的人優先選擇混血MBA。

葛蘭素史克美占藥廠台灣分公司商業發展部副總經理古斯(Gus Adapon)是菲律賓人,在美國長大,到台灣十二年,四年前選擇念芝大新加坡分校MBA。同學第一次見面,他很驚訝的發現,太多人跟他一樣,A國人,在B國長大,在C國工作,在D國念MBA,「唯一的共通點是大家都在亞洲。」

香港科大和凱洛格合辦的EMBA,「每一個國籍的人都是少數,」,最新的一屆,八六%為非香港人,五四%在香港以外的亞洲工作。「這樣的組合是最正確的。」港科大商學院院長陳家強認為,正確的亞洲組合必須包含亞洲本土企業和跨國企業在亞洲各地的高級主管,以及土生土長的亞洲人。

前遊戲橘子投資人關係長柯良蔚,選擇的是芝大新加坡分校。他說,在這裡建立的人脈,「可使用率可以高達九五%」。

在亞洲,順利完成事情的關鍵,「經常是你認識誰,而不只是你懂些什麼。」在亞洲已經超過二十年的美籍芝大新加坡分校學生職涯發展中心主任林達(Linda Eunson)體會深刻。
芝大新加坡分校EMBA畢業了四屆,一共三百六十多人,根據林達自己做的非正式統計,有七五%說他們是透過校友直接或間接介紹轉換了工作或找到新機會。「校友人脈網在這裡真的很管用。(The network really really works here.)」她說。



效益一:對的亞洲人脈組合,成為職場轉換晉升的跳板

三十七歲的李察(Divid Richard)是芝大美國全職MBA,他在美國替一家投資銀行做了四、五年,想到亞洲發展。六個月前,他向林達求助,林達給了他一些在亞洲從事投資銀行業的校友名單,他發E-MAIL詢問對方,自己想到亞洲,對方覺得如何?結果很多校友回信給他,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大致了解了亞洲投資銀行市場的概況,和業界的生態。

其中三位新加坡的校友直接說自己的銀行裡有機會,其中一位是一家跨國投資銀行新加坡分行部門的新加坡籍主管,「他跟我見面時,不談工作,光談我們互相都認識的芝大教授和學校裡的事。」臨告別前,那位校友問他,他什麼時候可以去上班?「我想大概只有亞洲人才會這樣。」

效益二:前進中國市場,三天內從班上找到創業夥伴

另外一位澳洲籍的校友,在一家瑞士投資銀行工作,他約李察在東海岸喝酒吃胡椒蟹,告訴李察是誰在負責找人,條件是什麼,「他甚至告訴我那位主管的一些嗜好和忌諱,」這種在徵人網頁上不可能看得到的「非公開資訊」,讓李察應徵隔天,就被通知錄取。那是他到新加坡的第三天。

另一位在念新大與加大合作的首屆EMBA的魏沙(Phillip Vessa),去年七月畢業之前的一個月,他接到一通前東家—— 美國大型渦輪機製造商Capstone副總裁海尼斯(Tony Hynes)的電話,告訴他Capstone要進軍中國,請他考慮願不願意去?兩天之後,魏沙和Capstone談妥。從他接到電話到去上海,前後七天。

但Capstone初期只是在上海設個代表處,要不要設分公司,規模要多大?要不要自己經營通路?整個中國市場的策略該如何?一切都還未定。而這些問題,Capstone要求魏沙半年內給答案。為了解決這問題,魏沙想到還在NUS-UCLA讀MBA學弟妹,他透過管理實務教授,雇請他班上一個原本就選定中國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小組,幫他研究市場策略。
而這個五人研究小組,陣容絕不下於國際級顧問公司,其中包括服務財富五百大企業的商用房地產顧問公司總經理、阿爾卡特(Alcatel)新加坡行銷經理、美國銀行新加坡副總裁、MTV馬來西亞財務主管及北歐最大的銀行SEB風控主管。過去這半年,魏沙跟這五人小組密集溝通,下個月,報告即將出爐。



除了找工作與發展機會,還有許多人是透過在亞洲修課的過程,找到重要的創業夥伴與人脈。

Peter Lavesgue是香港科大第一屆與凱洛格合作的EMBA學生,畢業後,被升為美國船運公司American President Line在香港的總經理。有一天,他打算向沃爾瑪超市購買一台價位在一百五十美元左右的瓦斯烤肉爐,找到了,卻發現要價竟高達五百美元,「莫名其妙!這東西明明就是這裡做,只因渡洋一趟,我卻需花五百美元去買它。」這件事給了他靈感—— 幫美國的零售業者,將中國製的產品直接從中國賣給亞洲的客戶。
他三天之內就找齊了三個創業夥伴,全都是他港科大在香港工作的跨國企業主管同學,一個是長榮的主管,一個做創投業,一個在匯豐銀行。四人快手快腳的創立了供應鏈管理公司V-Loogic,這家公司最近即將被大型跨國供應鏈管理集團高價購併。

另一位還在就讀新加坡大學EMBA的美籍日本人Eric Kachivona,雖然還沒畢業,就因為跟班上另外兩名同學,在管理實務的課裡合作一個區域互動電視的計畫,計畫竟然已經獲得創投公司足夠的資金,最近即將正式成立公司。

趨勢:放眼亞洲區域舞台,量身打造「適性」的人脈組合

當然,要打造人脈,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讀名校。就像沒有任何一種投資組合適合每一個人,而必須視每個人的個性、目標及風險承受度,建立適合自己的「人脈組合」。
倫敦商學院(LBS)教授勞勒(E. Lawler III)認為,人脈組合應該像一家公司的董事會,必須包括四個面向的代表:知識(專業)、資訊、權力、機會。人脈組合必須定期視需要加以檢視,缺哪一塊,就補哪一塊,讓關係資產(relationship asset)隨時保持正確的組合(the right mix)。



過去大家選讀MBA的優先順序,思慮比較單一,或者傾向去擠歐美名校窄門,或者以自己的居住國為主要考慮。但每所學校MBA課程重點、學生組合、人脈網絡,其實大不相同,如何根據每個人的目標與學校特質,找到最佳選擇,是一門大學問。

無論如何,當亞洲區域整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時,打造自己正確的亞洲人脈組合,開創自己的視野,的確已經成為每一個亞洲職場菁英放眼區域舞台的必修課。在這門必修課的背後,每個人必須先找到自己的人脈最佳組合,更是關鍵。
120天奮戰進入頂級投行經驗分享

上個禮拜五,當我在學校咖啡廳看書的時候,收到了一個電話,今後的生活就此定下,進了商學院就開始進行的努力終於有了滿意的結果 : IBD summer associate at a top 5 Bulge Bracket Universal Bank TMT coverage group in San Francisco.

在這幾個月緊張的求職中,我學到的不少東西,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分享給大家能有些幫助。

個人背景:

中國長大,美國本科,電腦專業。美國諮詢公司 5 年工作經驗,然後中國諮詢公司一年,自己創業兩年。現就讀 top20全職 MBA。 GMAT和 GPA都不錯,但是比我成績好的人大有人在。

5個公司面試,第一天上午面試三個第一輪,當天下午就安排了第二輪面試,當晚拿到兩個 offer 。一個第二輪面試我因爲有中意的offer ,就婉言謝絕了。還有兩個公司據了我,理由都是我對他們公司不夠瞭解。

主要經驗和教訓:

1. 最重要的是瞭解這個行業,瞭解面試的公司,並且表現出自己對行業及公司的熱情。
- 從開學第一天開始,各個投行就開始來學校介紹自己公司。我每次必去,每次記筆記,瞭解他們公司到底看重什麽,然後就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基本上,你要準備三個方面:技術層面(Valuation, Financial statements, problem solving ),行業和公司知識,自己的賣點(簡歷和麵試)。
- 調研工具: Wetfeet, Vault, Wall Street Journal, Financial Times, Monkey Business, Finance Club 等等。基本的問題都要自己瞭解,比如行業內的各個公司,招聘流程,各個部門和工作性質,等等。你能夠回答以下的問題嗎:爲什麽想做IB? 爲什麽不做諮詢?Corporate Finance? VC ?投行一天的工作大概是什麽樣的?這家銀行和別家銀行有什麽不同?投行喜歡什麽樣的人?這家投行又喜歡什麽樣的人?
- 這個行業回報高,但是投入也高。第一年你的收入會是普通 MBA 的兩倍,同時你的工作時間也是別人的兩倍。這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工作。好好瞭解這個行業,如果在這樣的強度下,你還覺得向往這個工作,你再去做吧。如果你對這個工作沒有熱情,面試你的人很容易看出來,而就不會選擇你。
- 我覺得我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表現出了對行業的瞭解和熱情。

2. 三個單詞:sell, sell, 還是 sell 。銷售不是一個一兩天的過程,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三部曲:
- 接觸:參加所有投行的活動。從解除第一個投行開始,就要要他們的名片。當晚要寫感謝信,並問一問能不能打電話給她/他瞭解更多情況。同時問一問他們公司裏還有沒有其他人可能願意和你聊聊。接觸這個公司裏的人越多越好。這時候,你要瞭解他們的背景和求職經驗,問一問他們對你有什麽建議。
- tailor your story:你對投行有了足夠的瞭解,也聽了大家的建議,該把這些整合在一起了。準備兩個版本, 30 秒和一分半的。30 秒的是在參加 networking 活動中用的,一句話介紹自己,兩句話介紹自己經驗,兩句話說清自己爲什麽想做IB 。一分半的用來回答"tell me about yourself " 或"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 "的問題。每個工作經驗用3-4 句話,點出自己爲什麽做這樣的工作,表現了什麽能力,有什麽成就。重點放在最相關的地方。最後別忘了總結爲什麽你前面的經驗使你想做投行,爲什麽你會做好投行的工作(把你表現爲投行喜歡的人)。這兩個版本要反復修改,找同學中又投行經驗的人提意見,找 career center 提意見,然後要爛熟於胸。
- follow up :每次接觸,不管是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還是 networking event ,還是正式面試,你都要 follow up。這是一個再次推銷自己的機會。我覺得簡單地謝謝對方就了事並沒有多大的用處。要寫出和他 /她談話中值得一提的東西,或者直接說你他們公司多麽多麽有興趣,然後提出一兩點你對他們口的地方。(還是要知道他們喜歡什麽樣的人)
- 我覺得我因爲和一些公司的接觸不夠廣,還有一些follow up 不夠深入,而丟失了幾個機會。中國學生特別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同時,我覺得我的story 準備得比較好,能夠說服對方我是合適人選。

3. 堅持不懈:在這幾個月中,有時我也問自己,競爭這麽激烈,我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每天在沈重的學習壓力之外,要花3 個小時左右參加各種活動,follow up, 研究這個行業和個家公司,實在是很累。在聖誕假期,同學們休息的時候,我們還要去一家家投行拜訪。這是一個" self selection process ",許多對投行不那麽有激情的就會退出了。在拿到 offer 後,本來可以松一口氣了,可是因爲我最喜歡的公司讓我去紐約,我想去舊金山,我只有繼續努力,聯繫舊金山的人,和他們再面試。所有努力之後,我終於得到了舊金山的機會。這其中,只要有一天,我偷懶了,這樣的機會就可能失去了。

如果同學們想去亞洲(香港、大陸),一定要利用假期去拜訪當地的投行。我因爲首選不是亞洲,所以沒有拜訪他們,結果在亞洲顆粒無收。

還有很多很多細節的東西,寫出來大家可能看了也無聊。有什麽問題貼出來,我們交流。不過請不要浪費大家時間,不要問"我想做 IB ,你有什麽建議"或者"投行做些什麽"之類 basic research 就可以自己回答的問題。如果你連這些基本的調研都沒做過,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不要做投行"。

向前看:

-接下來10 個星期的實習是"漫長的面試"。工作要做好,態度還要好,而且還要繼續建立和保持自己的關係網。10 個禮拜下來,大家還是要坐下討論給不給我full-time offer 的。

-拒絕別的公司時,要有外交手段,夏天裏最好保持聯繫。這個圈子很小,保持良好的關係很重要,說不定實習後,你會想去他們公司呢
出租司機給我上的MBA 課

我要從徐家彙趕去機場,於是匆匆結束了一個會議,在美羅大廈前搜索計程車。一輛大衆發現了我,非常專業的、徑直的停在我的面前。這一停,於是有了後面的這個讓我深感震撼的故事,象上了一堂生動的 MBA 案例課。爲了忠實于這名計程車司機的原意,我憑記憶儘量重復他原來的話。

"去哪里……好的,機場。我在徐家彙就喜歡做美羅大廈的生意。這裏我只做兩個地方。美羅大廈,均瑤大廈。你知道嗎?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羅大廈門口兜了兩圈,終於被我看到你了!從寫字樓裏出來的,肯定去的不近 ~~~ "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計程車司機,也要用科學的方法。"他說。我一愣,頓時很有些興趣"什麽科學的方法?"

"要懂得統計。我做過精確的計算。我說給你聽啊。我每天開 17 個小時的車,每小時成本34.5 元……"

"怎麽算出來的?"我追問。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380 元,油費大概 210 元左右。一天 17 小時,平均每小時固定成本22 元,交給公司,平均每小時 12.5 元油費。這是不是就是 34.5 元?",我有些驚訝。我打了10 年的車,第一次聽到有計程車司機這麽計算成本。以前的司機都和我說,每公里成本 0.3 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錢之類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算的,只能按時間算。你看,計價器有一個"檢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詳細記錄。我做過資料分析,每次載客之間的空駛時間平均爲 7 分鐘。如果上來一個起步價,10 元,大概要開 10 分鐘。也就是每一個10 元的客人要花 17 分鐘的成本,就是9.8 元。不賺錢啊!如果說做浦東、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飯,做 10 元的客人連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強!這位師傅聽上去真不象計程車司機,到像是一位成本核算師。"那你怎麽辦呢?"我更感興趣了,繼續問。看來去機場的路上還能學到新東西。

"千萬不能被客戶拉了滿街跑。而是通過選擇停車的地點,時間,和客戶,主動地決定你要去的地方。"我非常驚訝,這聽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說做計程車司機是靠運氣吃飯的職業。我以爲不是。你要站在客戶的位置上,從客戶的角度去思考。"這句話聽上去很專業,有點象很多商業管理培訓老師說的" 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

"給你舉個例子,醫院門口,一個拿著藥的,一個拿著臉盆的,你帶哪一個。"我想了想,說不知道。

"你要帶那個拿臉盆的。一般人病小痛的到醫院看一看,拿點藥,不一定會去很遠的醫院。拿著臉盆打車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樓的誰死了,明天三樓又死了一個。從醫院出來的人通常會有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健康才最重要。那天這個說:走,去青浦。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說他會打車到人民廣場,再去做青浦線嗎?絕對不會!"

我不由得開始佩服。

"再給你舉個例子。那天人民廣場,三個人在前面招手。一個年輕女子,拿著小包,剛買完東西。還有一對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個是個裏面穿絨襯衫的,外面羽絨服的男子,拿著筆記本包。我看一個人只要 3 秒鐘。我毫不猶豫地停在這個男子面前。這個男的上車後說:延安高架、南北高架~~~ 還沒說後面就忍不住問,爲什麽你毫不猶豫地開到我面前?前面還有兩個人,他們要是想上車,我也不好意思和他們搶。我回答說,中午的時候,還有十幾分鐘就1 點了。那個女孩子是中午溜出來買東西的,估計公司很近;那對男女是遊客,沒拿什麽東西,不會去很遠;你是出去辦事的,拿著筆記本包,一看就是公務。而且這個時候出去,估計應該不會近。那個男的就說,你說對了,去寶山。"

"那些在超市門口,地鐵口打車,穿著睡衣的人可能去很遠嗎?可能去機場嗎?機場也不會讓她進啊。"

有道理!我越聽越有意思。

"很多司機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價又漲了啊,都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我說,你永遠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你永遠不能提高。從自己身上找找看,問題出在哪里。"這話聽起來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就改變你自己",或者 Steven Corvey 的"影響圈和關注圈"的翻版。"有一次,在南丹路一個人攔車,去田林。後來又有一次,一個人在南丹路攔車,還是去田林。我就問了,怎麽你們從南丹路出來的人,很多都是去田林呢?人家說,在南丹路有一個公共汽車總站,我們都是坐公共汽車從浦東到這裏,然後搭車去田林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看我們開過的這條路,沒有寫字樓,沒有酒店,什麽都沒有,只有公共汽車站,站在這裏攔車的多半都是剛下公共汽車的,再選擇一條最短路經打車。在這裏攔車的客戶通常不會高於 15 元。"

"所以我說,態度決定一切!"我聽十幾個總裁講過這句話,第一次聽計程車司機這麽說。

"要用科學的方法,統計學來做生意。天天等在地鐵站口排隊,怎麽能賺到錢?每個月就賺500 塊錢怎麽養活老婆孩子?這就是在謀殺啊!慢性謀殺你的全家。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學習知識可以把一個人變成聰明的人,一個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可以變成很聰明的人。一個很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可以變成天才。"

"有一次一個人打車去火車站,問怎麽走。他說這麽這麽走。我說慢,上高架,再這麽這麽走。他說,這就繞遠了。我說,沒關係,你經常走你有經驗,你那麽走50 塊,你按我的走法,等里程表50 塊了,我就翻表。你只給 50 快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說的那麽走要50 分鐘,我帶你這麽走只要 25 分鐘。最後,按我的路走,多走了 4 公里,快了25 分鐘,我只收了 50 塊。乘客很高興,省了10 元錢左右。這 4 公里對我來說就是1 塊多錢的油錢。我相當於用 1 元多錢買了25 分鐘。我剛才說了,我一小時的成本 34.5 塊,我多合算啊!"

"在大衆公司,一般一個司機3 、 4 千,拿回家。做的好的大概5 千左右。頂級的司機大概每月能有 7000 。全大衆2 萬個司機,大概只有2-3 個司機,萬里挑一,每月能拿到 8000 以上。我就是這2-3 個人中間的一個。而且很穩定,基本不會大的波動。"

太強了!到此爲止,我越來越佩服這個計程車司機。

"我常常說我是一個快樂的車夫。有人說,你是因爲賺的錢多,所以當然快樂。我對他們說,你們正好錯了。是因爲我有快樂、積極的心態,所以賺的錢多。"

說的多好啊!

"要懂得體味工作帶給你的美。堵在人民廣場的時候,很多司機抱怨,又堵車了!真是倒楣。千萬不要這樣,用心體會一下這個城市的美,外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經過,非常現代的高樓大廈,雖然買不起,但是卻可以用欣賞的眼光去享受。開車去機場,看著兩邊的綠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里程表, 100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樣工作都有她美麗的地方,我們要懂得從工作中體會這種美麗。"

"我10 年前是強生公司的總教練。 8 年前在公司作過三個不同部門的部門經理。後來我不幹了,一個月就3 、 5 千塊,沒意思。就主動來做司機。我願意做一個快樂的車夫。哈哈哈哈。"

到了機場,我給他留了一張名片,說:"你有沒有興趣這個星期五,到我辦公室,給微軟的員工講一講你怎麽開計程車的?你就當打著表,60 公里一小時,你講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錢。給我電話。"

我迫不及待的在飛機上記錄下他這堂生動的 MBA 課。
MBA by 王文華

但不管好或壞,這十多年來,我沒有後悔當初糊里糊塗地去念MBA,也仍然堅信商業讓世界更好。我自己在商業上沒有傑出的表現,如今也離開了企業界。但我一直沒有放棄對商業的尊敬和熱情。

王文華  (20060324)

我是MBA,這三個字母所代表的光榮和羞愧,我概括承受。

第一次聽到「企管碩士」這個學位,是在1987年奧立佛史東的電影「華爾街」。片中,光鮮亮麗的MBA在股市和美女間燒殺擄掠、趕盡殺絕。當時在念外文系、以身為文藝青年為榮的我,和同學走出戲院後的反應是:噁心!

我和那同學開了一堆MBA的玩笑:MBA=Master in Being an Asshole(混蛋碩士),或是MBA= Married But Available(已婚卻還在亂搞)。

雖然我們沒有好感,但80年代卻是MBA最風光的時期。由於美國經濟狂飆、股市發燒,無數畢業生在工作兩年後,擠破頭去念MBA。

我雖然討厭「華爾街」中惟利是圖的營業員,但這部電影卻讓我對企業管理產生興趣。帶領一群不同背景和個性的員工,朝同一目標前進,消弭行進間必然發生的勾心鬥角。這種工作需要深刻了解人性,不亞於寫一本《百年孤寂》。

於是在當文藝青年的同時,我開始到商學院旁聽。一邊踽踽獨行,念雪萊的情詩,一邊競選學生代表,到學生議會去辯論時事。畢業時,我考上外文研究所。但開始覺得企業管理,也不是銅臭味那麼重的東西。

就去看世界吧!

當兵時,我把外文系念的東西重看一遍,慢慢覺得我對文學的興趣和能力,不是在學術研究上。讀到一首情詩,我只想到如何引用在情書中,或是模仿它寫另一首。我沒有慧根去欣賞,它的用字和結構。我知道我想寫作,但寫什麼呢?人生、世界……但我有人生可寫嗎?沒有。我的世界呢?小到只有60公斤。想寫,就去看世界吧!去留學,念一個門檻較低、我還不怎麼排斥的學科。

當我告訴大家我要去念MBA時,所有的人都跌破眼鏡。

同學說:「你佔了別人研究所的名額!」「文學的叛徒!」跟我一起去看「華爾街」,看完後聽我罵的那位同學說:「你跟電影中那些人一樣,出賣了自己的靈魂!」

當她講到「出賣了自己的靈魂」,我立刻想到系上讀過,那個把靈魂賣給魔鬼,換取體驗人生所有喜怒哀樂的浮士德。去機場那天,這位同學還是來送我。「送你一本書吧!」她淡淡地說。飛機在太平洋上空時,我撕開包裝紙──那是歌德寫的《浮士德》。

MBA的第一天,我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大多是商業和科技背景,是我以前瞧不起的那群人。但在周六下午的啤酒派對上,我發現他們並不符合我對商人自私自利、貪得無饜的刻板印象。他們活潑、外向、喜歡社交、注重玩樂、笑聲比較亮、打嗝比較響,連吃起薯條來好像味道都比較香。他們也讀《浮士德》,但不會整天疑神疑鬼地擔心自己變成那樣。他們也做義工,而且舉辦慈善活動時特別有效率。

他們活得,比我快樂。

偏見,反映自己的無知

進一步認識他們後,我學到:偏見,反映自己的無知。我們總是憑著皮毛知識或特殊案例,就假設對方是怎樣的人、他的行業是怎麼回事。甚至以道德的眼光,高高在上地審判別人。我真的懂他嗎?我什麼也不懂!

兩年的MBA生活,讓我對商業和商業人徹底改觀。當然,絕對有出賣靈魂的奸商,但哪個行業沒有這樣的人?我看我的同學,看回學校演講的傑出校友,重新燃起大學時改變世界的熱血。他們讓我相信:商業的過程可以激發人類的智力和創意,挖掘出人性美好的一面。企業能補政府的不足,用產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和心靈。世界怎麼改變?人生怎麼更美好?最持久的方式,是文學和藝術。但最快的方式,是商業和政治。

兩年後,我拿到MBA學位,同時出了一本小說集。我把自己的新書和資深學長、惠普電腦創辦人之一大衛派克的自傳寄給當年送我《浮士德》的同學。我在卡片上寫下:

「商業本身不俗氣,沒有人性的商業才俗氣。任何人都可以做生意,但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把生意做得有人性。在這裡,我看到優秀的銀行家、科學家,透過商業體制,完成了你我當年改變世界的夢想。今天我畢業了,我要跟你分享:我以MBA為榮。我不知道我將來能不能像學長一樣,為這個世界做出那麼大的貢獻,但是,他X的,我至少要去試一次。」

抱著這樣的理想,我走進了現實的商業世界。我得到更多的啟發,當然也有更多的失望。

商業並不必然邪惡

拿到MBA之後的十年,我在美國、日本、台灣的跨國企業工作。我看到了很多傑出的MBA,在大公司或小車庫,用他們的信念和智力來創造股東利潤,同時改善顧客生活。他們想像、思考、分析、冒險,發揮出MBA最好的特質。

然而我也看到很多MBA,甚至有時候包括我自己,在人性的弱點和現實的壓力下,賣弄、壓榨、欺騙、偷竊。他們表現出,MBA最壞的一面。

但不管好或壞,這十多年來,我沒有後悔當初糊里糊塗地去念MBA,也仍然堅信商業讓世界更好。我自己在商業上沒有傑出的表現,如今也離開了企業界。但我一直沒有放棄對商業的尊敬和熱情。直到今天,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還是上華爾街日報的網站。在那裡,我看到人類的流轉。每一個新潮流,每一家新公司,每一家舊公司的反敗為勝,都在加強我的信念。Internet、Google、蘋果電腦……他們向世界證明:商業並不必然邪惡。

但更令我感動的,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美國佛蒙特州有一家叫「第七世代」(Seventh Generations)的小公司,賣不會污染環境的家庭清潔用品。取名為「第七世代」,是引用1722年北美印地安部落的聯合宣言:「我們做每一件事時,都要考慮它對我們之後七個世代的子孫,和他們居住的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第七世代」相信,這世界只是暫時託付給我們保管。我們要維持、甚至改良,現狀,然後平平安安地交給下一代。

2002年,兩名西北大學的MBA創立了一家叫「Ethos」的水公司。聯合國統計,每天有4000名貧窮國家的小孩,因為喝不到乾淨的水而死亡。「Ethos」每賣一瓶水,就捐台幣1.6元給貧窮國家,幫助他們尋找乾淨的水源。目標是五年內,捐出三億兩千萬台幣。去年六月,Starbucks買下這家公司,在全美4700家店賣水。為了讓Starbucks的員工了解「Ethos」的精神,兩位創辦人帶領員工到店附近的山裡做4.8公里的「清水健行」。為什麼?因為在貧窮國家,一個孩子至少要走4.8公里,才能喝到一杯清水。

誰敢說「第七世代」和「清水健行」不文學?不人性?

賺錢,也要拯救世界

「Ethos」創辦人Peter Thum原本是麥肯錫公司的企管顧問,在南非服務客戶時,看到兒童缺水的困境。後來麥肯錫派他到一家可樂公司當顧問,他把握機會,學習飲料產業的一切。然後,他決定創業。他去找昔日MBA的同學Jonathan合夥。Jonathan曾當過柯林頓總統的外交政策分析師,目睹過貧窮國家的慘狀。所以兩人一拍即合,立志要賺錢,也要拯救世界!

公司創立一年半,還開在Jonathan寶寶的嬰兒房,開銷由兩人刷卡,總經理兼送貨員。他們什麼都沒有,只有MBA的教育和經驗。但慢慢的,投資人和顧客注意到他們。三年後,Starbucks把他們買下,並且保持了他們捐錢的承諾。

沒有MBA的教育和經驗,他們可能只是兩名憤世嫉俗的理想主義者。有了MBA,他們讓素昧平生的孩子有了水喝。

2006年3月,「安隆案」開庭。安隆公司利用與子公司之間的交易把帳面利潤灌水,欺騙投資人,爆發了美國企業史上最大的醜聞。不肖商人,又成了世人的笑柄。看完新聞報導,我去跟當年送我《浮士德》的那位外文系同學喝咖啡。這些年來我們一直保持聯絡,如今她是一位傑出的編輯。

「我終於把你送我的那本《惠普之道》看完了。」她說。「虧你還是編輯,一本書看了十年!」我虧她。她說:「我很喜歡全書的第一句:『當我們慢慢變老,回首人生,會猛然發現某些當年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對我們的事業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我點點頭。作者大衛派克指的小事,是17歲時去參觀史丹佛大學,然後立志成為史丹佛的學生。她問:「你有這種小事嗎?」

我想了想,然後說:「應該是大二那年跟你去看「華爾街」吧。」
人脈網路


格言

  ●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特別是金錢上的壓力。

  ●公關是一項有社會責任感的工作,堅持社會良知,會贏得社會更廣泛的尊重。

  ●口口相傳是最好的促銷,這就是所謂的"口碑經濟"吧。



  延安東路高登金融大廈,上海灘頂級office之一。朱艷艷的"上海視點公共關系有限公司"就設在這里。200 多平方米的辦公室,顯示著年僅35歲的女老板朱艷艷不同凡響的身價。

  一臉燦爛的笑容,身著淺綠色外套、白底繡花百褶裙的朱艷艷,周身洋溢著青春的熱情和美麗。她同記者聊著她9年的創業經歷,從容自信中竟有些許頑皮、些許倔強。

  

初涉職場

  令老外刮目相看

  朱艷艷的職業生涯起步于1990年。從上海旅游專科學校畢業後,朱艷艷來到蘭生大酒店公關部;2 年後跳槽到海崙賓館,任公關部副經理;出色完成了海崙賓館開業的浩大工程後,又被蘭生召回,成為全上海最年輕的星級酒店公關經理。

  在蘭生大酒店,她的第一任老板是美國人,他是全酒店員工都害怕的"魔鬼",常因一些細節過錯炒人魷魚。有一次,朱艷艷要提升她手下的一個小秘書做公關主任。申請單交上去,老外批了個"NO"退了下來!老美嫌小秘書英語不好,但朱艷艷覺得,她的主要工作是跟中國媒體打交道,用不到太多英語。她連夜寫了一封信,交給老板。老板把她找去:"你看到我的批注嗎?""看到了。""那你幹嗎還寫這封信?""理由我都寫在信上了啊。"朱艷艷堅持著。

  老美那雙綠油油的眼睛冷冷地盯著朱艷艷,看得她心里發毛:這"魔鬼"怕是要把我炒了吧?沒想到老頭忽然哈哈大笑,特慈祥地說:"你比我更了解你的手下,你長大了。"

  這段經歷,很久以來,朱艷艷一直沒忘。她從中明白正直、公正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力量,懂得了"不回避"是解決難題的正確態度。"自己有理時,一定要據理力爭;對方無理時,一定不能姑息。"這個臉上總是帶著甜甜笑容的Chinesegirl ,就是這樣以她的熱情、正直、敬業和聰慧,令老外們刮目相看。

  

領悟商機

  給自己兩年時間

  1996年年底,是朱艷艷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

  時年26歲的朱艷艷,有著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和工作條件,然而,這一年中,連續兩家大公司先後不期而至的重金邀請,使她看到了某種商機,那顆年輕而不甘平庸的心一下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開始向往更廣闊的天空。

  她依稀看到了一個新興市場:隨著中國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外資品牌要進入上海,他們需要公關服務。她更看到了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從媒體到政府部門,她擁有龐大的人脈關系網。這是6年酒店生涯饋贈給她的人生第一桶金,有了這第一桶金,何不自己開公司呢?

  她決定給自己兩年時間,如果成功,就努力做成上海的"金牌公關";如果不行,兩年後再回酒店,做回"打工皇後"。26歲,畢竟還輸得起。呵呵。

  1996年年底,朱艷艷的"視點公關"正式注冊。"取名'視點公關',意在使公司成為上海公關事業的一個'新視點',又含有為客戶業務帶來'新視點'之意"。朱艷艷不無得意地透露她孕育"視點"的願景。她的目標群體,則定位于外資企業,世界 500強公司。

  

創業之初 靠人脈走出困境

  創業的故事總是精彩,創業的起步卻是艱難。

  "視點公關"開張半年,竟沒有接到一筆業務。在長寧區一個民居里,朱艷艷和她的一個手下翻著黃頁電話簿,一個個電話打出去,聯絡潛在的客戶,或者幹脆去他們的公司登門拜訪,但收效甚微。她發現,外資企業如果沒有預算,沒有相關的活動經費的話,是根本不會考慮你的任何建議的;而且對于不知根底的公司,他們根本不會用。嚴峻的現實使她明白熟人介紹的重要性。

  半年後的一天,她的一個在美資自來水管公司工作的朋友,傳來消息說,公司要做點媒體公關,但沒有多少預算。朱艷艷二話沒說,便將這份業務攬了下來,除了必要的開銷,分文不收。這就成了"視點公關"業務零的突破。

  真正給"視點公關"帶來轉機的是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美國人其實對公共關系非常重視,也有請公關公司服務的習慣。當時惠而浦進入中國市場沒幾年,一直沒有找到令他們滿意的公關公司,只能一年換一家簽約。1997 年底,眼看著上一家公關公司的合約即將到期,朱艷艷的一位在惠而浦工作的朋友向老板引薦了她。

  對這次期待已久的約見,朱艷艷做了充分的准備。短短十幾分鐘行雲流水般的講述恰到好處地闡述了公司能為惠而浦提供的服務。美國老板即刻拍板。OK,就用你們吧!

  創業之初的沉寂終于打破。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了。聯合利華旗下的諸多品牌,比如力士、多芬、奧妙,還有其他世界500強公司像三菱電機、通用磨坊等,都成了朱艷艷的客戶。而令她自豪的是,這些大客戶"忠誠度"極高。隨著經驗的積累,他們的業務也從原來簡單的媒體聯系,發展到大型活動的策劃,政府關系,公共關系,危機公關,全球新聞發言人等系列運作。

  朱艷艷如願進入上海公關業的前台,朝著她的"金牌公關"的理想前行。

  

激情創意

  吸引客戶視點

  "原來,我是給一個老板打工,現在我是給不同的老板打工。"如何始終保持公關活動的鮮活性,始終能將大眾的"視點"吸引住,這個難度可不小。令朱艷艷興奮的是,隨著客戶群的拓展,"視點"涉足的專業領域也越來越寬廣了,這可以彌補簡單重複的乏味,而且"從家電到化妝品到食品,我們的客戶幾乎都是站在行業的前頭,引領著潮流,他們在專業上的追求,也不斷激勵著我們的創作激情"。而為了能給客戶提供最佳創意,朱艷艷經常在公司里舉行"頭腦風暴"。她喜歡這種伴隨著客戶一起成長,引領時代潮流的感覺。

  2001年,朱艷艷成功地策劃了"奧妙新媽媽大賽",獲得了國際商業傳播者協會頒發的"金鵝毛筆獎"。這是本土公關公司為中國公關界贏得的第一次國際聲譽。

  成功來之不易。為了這次大賽,朱艷艷召集了30多場策劃會,連續5個月的精心籌備,整理了超過 7500份表格、近萬份資料,這里不僅有超常的智力勞動,更有全國 7個省市密切溝通頻頻往返的超體力勞動。

  

注重公德 不為金錢折腰

  十分注重維護人脈的朱艷艷,有時也會炒客戶的魷魚。

  曾經有一個大客戶請朱艷艷的視點公關做一次慈善義賣活動。策劃、聯系政府部門、看場地等,朱艷艷一如既往地全力打造這場義賣活動。但中途,她發現那家公司用于義賣的產品都是即將過期的產品。朱艷艷氣憤地要求他們更換產品,不能沽名釣譽,欺騙大眾。但客戶一意孤行。"這樣的客戶,不值得我們尊重。"于是,朱艷艷毅然終止了協議,並以此案例在公司內部進行討論,統一大家的價值觀,"當公司利潤和社會公德相左時,我們要堅持社會公德,決不為金錢折腰"。

  朱艷艷認為,公關是一項有社會責任感的工作,堅持社會良知,會贏得社會更廣泛的尊重。盡管她在這項業務上,砸了幾萬元錢,但"視點公關"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贏得了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也贏得了更多客戶的尊重和加盟。

  光陰似箭。一轉眼的功夫,朱艷艷創業已經9年。如今她已建立起穩定的客戶群,"全是世界500 強大公司",年營業額高達1000萬元,她的事業蒸蒸日上。創業的同時,她的學業也馬不停蹄。她已取得複旦國際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受聘于上海外國語學院擔任"公關公司經營與管理"課程的兼職教授。一個 Chinesegirl 的人生道路,因趕上改革開放的時代,因她的熱情、正直、敬業和真誠,而演繹得精彩非凡。

  

稿件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晨報記者 嚴黎麗
Create Candor in the Workplace, Says Jack Welch
Video File (1.03 hours)

Create Candor in the Workplace, Says Jack Welch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Helen K. Chang, 650-723-3358, Fax: 650-725-6750

April 2005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 According to Jack Welch, companies that develop extraordinary products and services do more than gain market share―they represent the very foundation of society. "Winning companies are the only things that matter―without them, nothing else would work," the former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General Electric told Dean Robert Joss on April 27.

Welch and Joss chatted before a packed house in Memorial Auditorium about a few of the management insights described in Welch's most recent book, Winning. "My first book was all about me," Welch said, referring to his 2001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Straight from the Gut. By contrast, Winning, co-authored with his wife, Suzy, codifies the expertise that Welch has developed and refined over the course of his career―namely, the management philosophies that helped him turn a $13 billion company into a $500 billion enterprise over the course of a 20-year tenure at the helm of General Electric.

A remarkable absence of candor in the workplace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obstacles to companies' success, he said. "In a bureaucracy, people are afraid to speak out. This type of environment slows you down, and it doesn't improve the workplace." Instead, Welch called for developing a corporate culture that encourages and rewards honest feedback. "You reinforce the behaviors that you reward," he explained. "If you reward candor, you'll get it."

An effectiv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he said, relies not only on honest feedback but also on meaningful differentiation among employees. At GE, he put these principles into action by implementing a forced ranking system that divided employees into three distinct segments: the top 20 percent of performers, the middle 70 percent, and the bottom 10 percent. Even though GE's "20-70-10″ system―which methodically manages out the bottom 10 percent of employees each year―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Welch emphatically defended it.

"Why are grades OK from the time that you're in fourth grade to the time you're getting your MBA, but not OK once you're an adult?" Welch asked. "You need to use the same rigor to evaluate your people that you use to evaluate your financial statements." Using a forced ranking system requires this type of discipline.

"You should take the top 20 percent of your employees and make them feel loved," Welch advised. "Take the middle 70 percent and tell them what they need to do to get into the top 20 percent." Managing out the bottom 10 percent of performers is necessary not only for the organization's continued success but also for the sake of employees affected by the rigorous appraisal system. "People need to know where they stand," Welch said. "Failing to differentiate among employees―and holding on to bottom-tier performers―is actually the cruelest form of management there is."

An effectiv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isn't the only HR mechanism driving a company's success. The strategies most critical to an organization's performance relate to its people―how they're selected, rewarded, and developed so that highly capable leaders and managers are in the right roles at the right times. Nonetheless, Welch said it's not th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that its employees achieve an appropriate balance between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ves. "The organization's job is winning," he said. "Winning companies create value in th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they deliver. They should strive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and job security for their employees, but it shouldn't be the company's job to figure out your work-life balance."

Employees aren't guaranteed an entitlement to the type of flexibility needed to balance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demands. "Flexibility is something that's earned-it's not something that's handed to you," he said. "If you deliver, you'll earn the flexibility to manage competing priorities."

For a company's top performers, Welch said that the right combination of rewards and recognition (or―as he put it―the appropriate mix of "cash and plaques") fosters a high-performance work environment. Good managers know exactly how to motivate each of their employees, but Welch suggested a few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rewarding excellence in the workplace. "Have small celebrations for every little victory on the way to reaching your goal," he advised. "Excite people. Send them to training. The day you become a leader, your job is to take people who are already great and make them unbelievable."

―Lisa Vollmer
客製化量身服務,讓周春明的預約排到兩個月後

透過「客戶關係管理資料庫」,及標準作業方式,他將自己定位成一群人的私家司機,創造高附加價值,以差異化打造競爭力。

「要坐我的車,最晚必須一星期前預定,」周春明攤開他密密麻麻的時程表,開心的說,在三月底採訪時,他的預約,已經排到五月。當其他計程車司機還在路上急急尋找下一個客人時,他煩惱的,卻是挪不出時間照顧老客戶。他有張密密麻麻的熟客名單,包括兩百多位教授和中小企業老闆,譬如每天忙著在全台灣到處上課的東吳政治系教授劉必榮、台大EMBA執行長李吉仁,知名學者如石齊平、馬凱、傅佩榮,曾幫金融業指導禮儀的嚴心鏞。

交出亮眼成績:工時少兩小時,收入多一倍

周春明開一輛車齡已經三年半的福特Metrostar,內裝有些陳舊,比不上配備GPS、液晶電視的同業。華衛車隊總經理吳憶建估計,一般的個人計程車,每天開至少十二小時,一個月平均做六萬元生意。但是沒有華麗的配備、每天工作八到十小時的周春明,去年每月做超過十二萬生意,全年約賺進八十五萬。一部車,他硬是用更短的時間,創造出別人兩倍的收入。

過去,周春明跟其他遇上中年危機的人沒兩樣。今年四十九歲的他,七年前,因為建築業不景氣,他放棄水電工工作,每天從基隆開到台北,跟其他三萬個司機,在馬路上搶客人賺錢。競爭如此激烈,周春明盤算著該如何差異化。

周春明做的第一件和別人不同的事,是不計成本做長程載客服務。

對一般計程車來說,載客人到新竹、台中,要冒開空車回來的風險,等於跑兩趟賺一趟錢,於是約定俗成的將成本轉嫁給客戶,計價比跳表高五○%。但周春明觀察到,這群人才是含金量最高的商務旅客,為了穩住他們,他只加價一七%。

鎖定長途商務客:不轉嫁成本,貼心贏得生意

他認為:「計較,就是貧窮的開始」。表面上,他因此每趟收入比同業低,但因此贏得客戶的好感與信任,開始接到許多長途訂單。尤其,在他開車的第四年,從科學園區載到一個企管顧問公司的經理,對方被他貼心的服務打動,把載企管顧問公司講師到外縣市的長途生意全包給他,他因而打開一條關鍵性的長途客源。那年起,他的客戶由街頭散客逐漸轉為可預期的長途商務客。翻開他的出車紀錄,當年出了一百趟長途車,但今年預計可達八百趟。更大的意義是,他開闢出大量的可預期旅程客戶,不再是街頭漫無目的等待乘客的計程車司機,空車率大為降低。

企管顧問公司的講師,包括各大學的名教授和資深企業人,周春明每天接送這群人,吸收這群菁英的觀念,耳濡目染,竟發展出管理計程車生意的一套標準作業程序和客戶關係管理(CRM)的方法。客戶告訴他,「新手在乎價格、老手在乎價值,只有高手懂得用文化創造長久的競爭力。」

瞭解顧客喜好:從早餐到談天話題都客製化

周春明說,每個客人上車前,他要先瞭解,他是誰,關心的是什麼?如果約好五點載講師到桃園機場,他前一天就會跟企管顧問公司的業務人員打聽這客人的專長、個性,甚至早餐、喜好都問清楚。隔天早上,他會穿著西裝,提早十分鐘在樓下等客人,像隨扈一樣,扶著車頂,協助客人上車。後座保溫袋裡已放著自掏腰包買來的早餐。

他連開口跟客人講話的方式都有講究。如果是生客,他不隨便搭訕,等客人用完餐後,才會問對方要小睡一下、聽音樂、還是聊天。「從他的選擇,看出他今天心情如何」,如果對方選擇聊天,周春明就會按照事前準備,端出跟客人專長相關的有趣話題。但是政治、宗教和其他客人的業務機密,他知道是談話的禁區,會主動避開。

甚至連機場送機,該如何送行,他都有標準做法,「不能說再見,要說一路順風。」如果是送老師到外縣市講課,一上車,也少不了當地名產和潤喉的金桔檸檬茶,這些都是他自掏腰包準備的。周春明強調:「差異化,就是把服務做到一百零一分,你要做到客戶自己都想不到的服務,才拿得到那一分。」

他還有一本顧客關係管理的秘笈,裡面詳載了所有熟客的喜好,光是早餐的飲料,就有十種之多,有的要茶、有的要無糖可樂、如果要咖啡,幾包糖、幾包奶精,都要精確。嚴心鏞記得,第一次坐周春明的車,下車時,周春明問他,為什麼不用他準備的米漢堡和咖啡。嚴心鏞說,他只吃中式早餐,從此以後,只要嚴心鏞早上坐他的車,車上一定放著一套熱騰騰的燒餅油條。透過有系統的管理,每個客戶愛聽什麼音樂,愛吃什麼小吃,關心什麼,坐上他的車,他都盡力量身服務。他就像是客戶專屬的私人司機。嚴心鏞說,一般租車公司無法提供這樣的客製化服務。

重新定位角色:不是司機,而是問題解決者

慢慢的,越來越多人指名他,周春明越來越忙,他開始把服務的標準作業流程複製到其他司機身上,用企業化方法經營車隊服務。

「有一次他說有約不能來,但他推薦一個朋友來載我。」李吉仁回憶,一上車,雖然換了司機,但是該準備什麼,他喜歡什麼,周春明做服務的方法,都一絲不差的重現在新司機身上。現在,周春明的客戶多到有七、八輛合作的計程車才跑得完。他的價值不只是一個載客人的司機,開始慢慢變成掌控品質的車隊老闆,他可以轉訂單給專屬車隊。
有了車隊,他們能做更複雜的服務。有一次,他載奇異公司的副總詹建興到機場,好不容易穿過星期一的擁擠車潮到桃園機場,客人卻忘了帶護照。只剩一小時登機,如果開回去拿,根本來不及,周春明就調動在台北的車隊,到客人家去拿護照,再從八里抄捷徑送到機場,在最後一刻送到焦急的副總手上。

客戶越來越多,為了擴大經營,他今年還計畫進大學,念一個服務業的學位。周春明說,他的目標,是包下像台積電這樣的大公司,做車隊服務。面對更大企圖,李吉仁分析,周春明未來的挑戰,在於他必須學會用公司形態經營,才能大量複製高品質的服務,做更大的市場。

李吉仁分析,他的故事,其實是企業策略的好例子:他不把自己定位成司機,而是Solution provider(解決方案提供者)。當計程車這項產品早已供給過剩,他卻重新定位,把自己定位成一群人的私家司機,提供更高附加價值的服務。

周春明同樣要和高油價、罰單、停車費,甚至高鐵競爭,但他的例子證明,服務業是個軟體重於硬體的產業,懂得定位自己,就有機會。
創造十倍的溝通熱力之上台說話技巧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2頁之1
【羅梅英】
做簡報,需要上台;產品發表會,需要上台;開會,也需要上台。在職場中,隨時都在考驗你的演講技巧。


很多人視上台演講及說話為畏途,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擔心說話內容空洞或不知所云,以及害怕陷入手足無措的窘境等。其實,對群眾說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恐怖。

專攻政治傳播及公關的文化大學廣告系助理教授鈕則勳,將多年演講的經驗歸納出一套說話術公式。依循以下五大公式,將可以很快地掌握公開說話時破題、強化說服、收尾結論以及善用肢體語言等重點。

說話術公式1:鴨子划水 》》輕輕鬆鬆滑入主題

對主題的審思+生活化的故事-無關痛癢的細節×情境反應÷過當的時間安排=輕輕鬆鬆地划入主題 倒吃甘蔗

許多人演講時,常單刀直入以「今天要談的是某某主題」做為開場白,鈕則勳認為,和制式八股的開場相比,「鴨子划水」式的開場更引人入勝,不妨用些生活上的小故事或舉名人的例子,帶出內容的重點。

開場除了要像鴨子划水,最好還能出奇制勝。鈕則勳舉例,公關公司搶標案時,開場可以101煙火秀做為比喻,「接下來的簡報將如101煙火秀,先是蓄勢待發、再來燦爛奪目,最後出人意表。」說話也要像廣告,「要有獨特的銷售主張,」才能成功攫取所有人的注意力。

開場是與聽眾建立良好互信關係的重要時刻,因此,最好避免不恰當的用語或贅詞,如:「不好意思,我今天沒有什麼準備。」而且開場不宜長,大約佔總長時間1/6即可。

說話術攻勢2:內容核心 》》勢如破竹 放送熱力

條列式重點+震撼力數據-東拉西扯×影劇高潮起伏÷多餘的垃圾資料=以勢如破竹之勢持續送熱力

不論是何種形式的溝通表達,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因此,鈕則勳建議將論點加以條列,做為演講的骨幹,再適時添加小故事或例子。小至面試大至演講,至少需列出3個重點,才能達到強化說服的效果。

當鈕則勳受邀談「形象塑造、個人行銷」題目時,他會舉柯賜海的例子做為開場白,再加以分析柯賜海的個人行銷策略,如:善用白板道具、熟悉媒體運作方式與受訪者的心態等。將論點一一條列出,能夠使整場演說的層次更加分明。

另外,還可以安排穿插笑點,讓現場氣氛變得輕鬆而活潑。不過,鈕則勳提醒最好不要直接說:「我現在來講個笑話,」否則很容易搞砸辛苦經營的現場氣氛。

說話術公式3:快樂收網 》》輕舟已過萬重山

清楚的論點+互動式的轉折-拖泥帶水×超級回馬槍÷增添新資料=快樂收網 滿載而歸

演講進入尾聲之際,「最好給聽眾一記超級回馬槍,」加深聽眾的印象,鈕則勳說。最忌將前述的重點再一一重複,不妨用故事、廣告詞或打油詩等創意的方式做結論。創意開場加上特殊結尾,最好還能首尾呼應。

說話術公式4:肢體語言 》》讓聽眾看場最棒的表演

豐富的臉部表情+從容不迫的手勢-扭捏不自在×多變的音調÷習慣動作=表演與說話融合的最高境界

在溝通過程中,可以透過生動比喻、手勢及簡報檔案等,建立聽眾強烈的印象。但手勢適度即可、不要太多,既可以凸顯演講重點,還可以適度地消除緊張的情緒。

在演講時,鈕則勳習慣與聽眾互動,根據聽眾的反應及回饋即時地調整內容。不過, 鈕則勳認為,正式的簡報、開會場合中,不太適合與聽眾有太多的直接互動,但可以有些軟性的互動,如:眼神的接觸、詢問「不知道各位還有任何問題嗎?」

說話術公式5:同理心 》》悄悄進入對方心靈

說同樣的語言+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意願-不變應萬變×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透露對方禁忌=悄悄進入對方心靈

展現同理心,最佳的演繹方式莫過於說同樣的語言,例如:說台語,讓聽眾覺得「我們是同一國的人」。更進一步的話,就是能夠設身處地、幫對方著想,例如:簡報時,站在客戶或老闆的角度設想,並提出解決方案。展現出高層次的同理心,自然很容易能夠獲得共鳴。

另外,事前進行聽眾背景的分析,不僅可以展現同理心、投聽眾所好,而且也能避免碰觸可能的敏感議題及 禁忌,如此方能更快打動聽眾。

上台演講小TIPs

▓「 乎你勇」公式—說話溝通免緊張

微笑深呼吸+勤準備-不當的言詞×溫柔的目光交流÷持續的低頭看稿=從容地和緊張說拜拜

▓「最佳拍檔」公式—透過輔助工具讓聽眾身歷其境

切合主題的資料+輔助工具設備-太過花俏的噱頭×清楚易懂的訊息÷對設備過分倚賴=創造相加相乘的溝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