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天奮戰進入頂級投行經驗分享
上個禮拜五,當我在學校咖啡廳看書的時候,收到了一個電話,今後的生活就此定下,進了商學院就開始進行的努力終於有了滿意的結果 : IBD summer associate at a top 5 Bulge Bracket Universal Bank TMT coverage group in San Francisco.
在這幾個月緊張的求職中,我學到的不少東西,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分享給大家能有些幫助。
個人背景:
中國長大,美國本科,電腦專業。美國諮詢公司 5 年工作經驗,然後中國諮詢公司一年,自己創業兩年。現就讀 top20全職 MBA。 GMAT和 GPA都不錯,但是比我成績好的人大有人在。
5個公司面試,第一天上午面試三個第一輪,當天下午就安排了第二輪面試,當晚拿到兩個 offer 。一個第二輪面試我因爲有中意的offer ,就婉言謝絕了。還有兩個公司據了我,理由都是我對他們公司不夠瞭解。
主要經驗和教訓:
1. 最重要的是瞭解這個行業,瞭解面試的公司,並且表現出自己對行業及公司的熱情。
- 從開學第一天開始,各個投行就開始來學校介紹自己公司。我每次必去,每次記筆記,瞭解他們公司到底看重什麽,然後就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基本上,你要準備三個方面:技術層面(Valuation, Financial statements, problem solving ),行業和公司知識,自己的賣點(簡歷和麵試)。
- 調研工具: Wetfeet, Vault, Wall Street Journal, Financial Times, Monkey Business, Finance Club 等等。基本的問題都要自己瞭解,比如行業內的各個公司,招聘流程,各個部門和工作性質,等等。你能夠回答以下的問題嗎:爲什麽想做IB? 爲什麽不做諮詢?Corporate Finance? VC ?投行一天的工作大概是什麽樣的?這家銀行和別家銀行有什麽不同?投行喜歡什麽樣的人?這家投行又喜歡什麽樣的人?
- 這個行業回報高,但是投入也高。第一年你的收入會是普通 MBA 的兩倍,同時你的工作時間也是別人的兩倍。這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工作。好好瞭解這個行業,如果在這樣的強度下,你還覺得向往這個工作,你再去做吧。如果你對這個工作沒有熱情,面試你的人很容易看出來,而就不會選擇你。
- 我覺得我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表現出了對行業的瞭解和熱情。
2. 三個單詞:sell, sell, 還是 sell 。銷售不是一個一兩天的過程,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三部曲:
- 接觸:參加所有投行的活動。從解除第一個投行開始,就要要他們的名片。當晚要寫感謝信,並問一問能不能打電話給她/他瞭解更多情況。同時問一問他們公司裏還有沒有其他人可能願意和你聊聊。接觸這個公司裏的人越多越好。這時候,你要瞭解他們的背景和求職經驗,問一問他們對你有什麽建議。
- tailor your story:你對投行有了足夠的瞭解,也聽了大家的建議,該把這些整合在一起了。準備兩個版本, 30 秒和一分半的。30 秒的是在參加 networking 活動中用的,一句話介紹自己,兩句話介紹自己經驗,兩句話說清自己爲什麽想做IB 。一分半的用來回答"tell me about yourself " 或"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 "的問題。每個工作經驗用3-4 句話,點出自己爲什麽做這樣的工作,表現了什麽能力,有什麽成就。重點放在最相關的地方。最後別忘了總結爲什麽你前面的經驗使你想做投行,爲什麽你會做好投行的工作(把你表現爲投行喜歡的人)。這兩個版本要反復修改,找同學中又投行經驗的人提意見,找 career center 提意見,然後要爛熟於胸。
- follow up :每次接觸,不管是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還是 networking event ,還是正式面試,你都要 follow up。這是一個再次推銷自己的機會。我覺得簡單地謝謝對方就了事並沒有多大的用處。要寫出和他 /她談話中值得一提的東西,或者直接說你他們公司多麽多麽有興趣,然後提出一兩點你對他們口的地方。(還是要知道他們喜歡什麽樣的人)
- 我覺得我因爲和一些公司的接觸不夠廣,還有一些follow up 不夠深入,而丟失了幾個機會。中國學生特別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同時,我覺得我的story 準備得比較好,能夠說服對方我是合適人選。
3. 堅持不懈:在這幾個月中,有時我也問自己,競爭這麽激烈,我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每天在沈重的學習壓力之外,要花3 個小時左右參加各種活動,follow up, 研究這個行業和個家公司,實在是很累。在聖誕假期,同學們休息的時候,我們還要去一家家投行拜訪。這是一個" self selection process ",許多對投行不那麽有激情的就會退出了。在拿到 offer 後,本來可以松一口氣了,可是因爲我最喜歡的公司讓我去紐約,我想去舊金山,我只有繼續努力,聯繫舊金山的人,和他們再面試。所有努力之後,我終於得到了舊金山的機會。這其中,只要有一天,我偷懶了,這樣的機會就可能失去了。
如果同學們想去亞洲(香港、大陸),一定要利用假期去拜訪當地的投行。我因爲首選不是亞洲,所以沒有拜訪他們,結果在亞洲顆粒無收。
還有很多很多細節的東西,寫出來大家可能看了也無聊。有什麽問題貼出來,我們交流。不過請不要浪費大家時間,不要問"我想做 IB ,你有什麽建議"或者"投行做些什麽"之類 basic research 就可以自己回答的問題。如果你連這些基本的調研都沒做過,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不要做投行"。
向前看:
-接下來10 個星期的實習是"漫長的面試"。工作要做好,態度還要好,而且還要繼續建立和保持自己的關係網。10 個禮拜下來,大家還是要坐下討論給不給我full-time offer 的。
-拒絕別的公司時,要有外交手段,夏天裏最好保持聯繫。這個圈子很小,保持良好的關係很重要,說不定實習後,你會想去他們公司呢
上個禮拜五,當我在學校咖啡廳看書的時候,收到了一個電話,今後的生活就此定下,進了商學院就開始進行的努力終於有了滿意的結果 : IBD summer associate at a top 5 Bulge Bracket Universal Bank TMT coverage group in San Francisco.
在這幾個月緊張的求職中,我學到的不少東西,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分享給大家能有些幫助。
個人背景:
中國長大,美國本科,電腦專業。美國諮詢公司 5 年工作經驗,然後中國諮詢公司一年,自己創業兩年。現就讀 top20全職 MBA。 GMAT和 GPA都不錯,但是比我成績好的人大有人在。
5個公司面試,第一天上午面試三個第一輪,當天下午就安排了第二輪面試,當晚拿到兩個 offer 。一個第二輪面試我因爲有中意的offer ,就婉言謝絕了。還有兩個公司據了我,理由都是我對他們公司不夠瞭解。
主要經驗和教訓:
1. 最重要的是瞭解這個行業,瞭解面試的公司,並且表現出自己對行業及公司的熱情。
- 從開學第一天開始,各個投行就開始來學校介紹自己公司。我每次必去,每次記筆記,瞭解他們公司到底看重什麽,然後就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基本上,你要準備三個方面:技術層面(Valuation, Financial statements, problem solving ),行業和公司知識,自己的賣點(簡歷和麵試)。
- 調研工具: Wetfeet, Vault, Wall Street Journal, Financial Times, Monkey Business, Finance Club 等等。基本的問題都要自己瞭解,比如行業內的各個公司,招聘流程,各個部門和工作性質,等等。你能夠回答以下的問題嗎:爲什麽想做IB? 爲什麽不做諮詢?Corporate Finance? VC ?投行一天的工作大概是什麽樣的?這家銀行和別家銀行有什麽不同?投行喜歡什麽樣的人?這家投行又喜歡什麽樣的人?
- 這個行業回報高,但是投入也高。第一年你的收入會是普通 MBA 的兩倍,同時你的工作時間也是別人的兩倍。這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工作。好好瞭解這個行業,如果在這樣的強度下,你還覺得向往這個工作,你再去做吧。如果你對這個工作沒有熱情,面試你的人很容易看出來,而就不會選擇你。
- 我覺得我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表現出了對行業的瞭解和熱情。
2. 三個單詞:sell, sell, 還是 sell 。銷售不是一個一兩天的過程,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三部曲:
- 接觸:參加所有投行的活動。從解除第一個投行開始,就要要他們的名片。當晚要寫感謝信,並問一問能不能打電話給她/他瞭解更多情況。同時問一問他們公司裏還有沒有其他人可能願意和你聊聊。接觸這個公司裏的人越多越好。這時候,你要瞭解他們的背景和求職經驗,問一問他們對你有什麽建議。
- tailor your story:你對投行有了足夠的瞭解,也聽了大家的建議,該把這些整合在一起了。準備兩個版本, 30 秒和一分半的。30 秒的是在參加 networking 活動中用的,一句話介紹自己,兩句話介紹自己經驗,兩句話說清自己爲什麽想做IB 。一分半的用來回答"tell me about yourself " 或"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 "的問題。每個工作經驗用3-4 句話,點出自己爲什麽做這樣的工作,表現了什麽能力,有什麽成就。重點放在最相關的地方。最後別忘了總結爲什麽你前面的經驗使你想做投行,爲什麽你會做好投行的工作(把你表現爲投行喜歡的人)。這兩個版本要反復修改,找同學中又投行經驗的人提意見,找 career center 提意見,然後要爛熟於胸。
- follow up :每次接觸,不管是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還是 networking event ,還是正式面試,你都要 follow up。這是一個再次推銷自己的機會。我覺得簡單地謝謝對方就了事並沒有多大的用處。要寫出和他 /她談話中值得一提的東西,或者直接說你他們公司多麽多麽有興趣,然後提出一兩點你對他們口的地方。(還是要知道他們喜歡什麽樣的人)
- 我覺得我因爲和一些公司的接觸不夠廣,還有一些follow up 不夠深入,而丟失了幾個機會。中國學生特別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同時,我覺得我的story 準備得比較好,能夠說服對方我是合適人選。
3. 堅持不懈:在這幾個月中,有時我也問自己,競爭這麽激烈,我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每天在沈重的學習壓力之外,要花3 個小時左右參加各種活動,follow up, 研究這個行業和個家公司,實在是很累。在聖誕假期,同學們休息的時候,我們還要去一家家投行拜訪。這是一個" self selection process ",許多對投行不那麽有激情的就會退出了。在拿到 offer 後,本來可以松一口氣了,可是因爲我最喜歡的公司讓我去紐約,我想去舊金山,我只有繼續努力,聯繫舊金山的人,和他們再面試。所有努力之後,我終於得到了舊金山的機會。這其中,只要有一天,我偷懶了,這樣的機會就可能失去了。
如果同學們想去亞洲(香港、大陸),一定要利用假期去拜訪當地的投行。我因爲首選不是亞洲,所以沒有拜訪他們,結果在亞洲顆粒無收。
還有很多很多細節的東西,寫出來大家可能看了也無聊。有什麽問題貼出來,我們交流。不過請不要浪費大家時間,不要問"我想做 IB ,你有什麽建議"或者"投行做些什麽"之類 basic research 就可以自己回答的問題。如果你連這些基本的調研都沒做過,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不要做投行"。
向前看:
-接下來10 個星期的實習是"漫長的面試"。工作要做好,態度還要好,而且還要繼續建立和保持自己的關係網。10 個禮拜下來,大家還是要坐下討論給不給我full-time offer 的。
-拒絕別的公司時,要有外交手段,夏天裏最好保持聯繫。這個圈子很小,保持良好的關係很重要,說不定實習後,你會想去他們公司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