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網路加盟花店啟動革命 顛覆台灣200億花卉市場


網路「狂花」

Saturday, January 06, 2007

智富〉4大特質 讓你成為加薪達人
Smart智富月刊 提供2007 / 01 / 02 星期二 16:55
內文:根據本刊日前與104人力銀行共同合作的「2006上班族兼職大調查」結果顯示,55.5%的受訪者過去3年薪水沒有變動,13.3%減薪的上班族中,有近4成的減薪幅度超過5%;此外,在2007年亞太地區薪資調查中也發現,台灣加薪幅度只有4.4%,在調查的12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3。若以台灣目前整體環境來看,未來想要集體調薪的機會不高,上班族想要加官晉爵,非得自力救濟不可。
聯合報人力網總經理沈瑋表示,以上班族30年的職場生涯來規畫,可分為3個階段:前10年是培養專業領域的1 0年,認真加強專業能力的人,就有加薪機會;第2個10 年,應該已晉升為小主管,這時除了繼續加強專業之外,還要懂得管理下屬,以及向上管理(管理上司);最後的10年,大概已是高階主管,得專心經營人脈和思考公司的發展策略。如果每一階段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升官加薪應不是難事。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麥凱66-客戶終級檔案

日期________________
最新修定時間________________

Wednesday, December 27, 2006

王文華談薪水:溫柔而堅定
更新日期:2006-12-05 記者:盧智芳、盧昱瑩

你可能聽過王文華談電影、談愛情、談人生。但是,你可以想像「跟老闆談薪水」的王文華嗎? 「當然談過,」王文華俐落又爽快地回答。而且連談薪水都不脫典型的「王氏風格」:「溫柔而堅定」,這是王文華的五字訣。 「很多人覺得錢是俗事,好像談錢會很功利、自私、貪得無饜。但我覺得金錢是中性的,它在職場上反映出你的價值、你對公司的貢獻,」對於薪水,王文華從不讓自己覺得委屈或吃虧。在接受《Cheers》雜誌專訪分享「撇步」時,他展現出比一般人更“smart”的一面。 然而笑說自己「大事感╱敢性、小事理性」的王文華,面對真正重大的生涯抉擇時,薪水又從來不曾是關鍵。7年前,他放棄紐約金融圈的高薪回到台灣;2005年,他離開職場選擇做個「樂活族」。「我的薪水節節敗退,可是我的人生蒸蒸日上,」剛進入40歲這個階段的王文華如此形容自己。 工作、薪水與人生,像是決定生命基調的3張王牌。王文華怎麼打這個牌局?他又如何看待它們彼此之間的輕重關係?

談薪水大策略

更新日期:2006-12-05 記者:麥立心
獲取報酬自然是一般人工作的目的之一,但「談薪水」談何容易?在鼓起勇氣向主管提出調薪要求前,《Cheers》匯集專業智慧,助你一臂之力。

談薪水,要在績效評估前

更新日期:2006-12-05 記者:麥立心
著亮眼的績效評估談加薪,一定能馬到成功嗎?其實,在原公司談加薪的難度更高……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你幫過多少人?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過多少人 。
你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方愈廣,那你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Wednesday, November 15, 2006

別讓靈魂趕不上我們的影子

今天看到一個女記者結束生命的事,感慨良多。去年,我的一個朋友也選擇了結束生命,他是清華大學的博士,在別人眼裏年輕有為,前途無量。其實很多人都有孤獨、迷惘、甚至想到此為止的念頭,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這個勇氣。知識份子,尤其是優秀的知識份子,往往會給自己背負著一個沉重的理想,當他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和鴻溝的時候,失望是很自然的。


Thursday, November 09, 2006

現在不好並不代表永遠不好

所以~身為 HR 或 主管 ........好好用心的對待每一個人..


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調整落差〕
在學校裡,自己的成績好,也只是與同班同學相比。
出了社會,自己的工作的成績,是與不同國家、不同年紀、不同背景的人比。
可能一下子會有很大的落差。

1  當一個人生活枯燥的時候,他忘了用心體會是一種習慣。
2  當一個人覺得人生乏味的時候,他忘了培養幽默是一種習慣。
3  當一個人體力日差的時候,他忘了運動建身是一種習慣。
4  當一個人工作疲憊的時候,他忘了認真休息是一種習慣。

Sunday, October 22, 2006

嫻熟語言溝通 向日本流通業大師鈴木敏文學習用適當語言及方式,對上、下、內、外做有效溝通
更新日期:2006-10-02 記者:文及元

窗外的小雨、梅樹上的麻雀——當7&i集團(Seven & i Holdings)CEO鈴木敏文(Toshifumi Suzuki)還是小學生時,即使在家中已經將課文唸過幾次,但隔天被老師點名朗讀時,仍然當場腦中一片空白、無法流利朗讀。他希望自己一定要改善這個缺點,於是,上國中之後,鈴木敏文參加辯論社團,到了區域的辯論大會,他站在講台上,卻沒有辦法將眼光投向觀眾席,於是一邊說、一邊將眼光轉向窗外的景色——「窗外的小雨」「梅樹上的麻雀」,是他對於那場辯論賽的唯一印象。結果,他得到了第三名。評審的講評是,邏輯合理、咬字也清楚,唯一的問題就是,眼神飄向窗外,沒有看著觀眾。現在,鈴木敏文必須每個星期,在1500位來自日本全國各地7-Eleven店舖指導員(OFC,operation field counselor)面前,對他們說明自己的想法與期望。從1973年創業、1974年在東京開設第一家店、2003年8月突破一萬家店的重要發展歷程,鈴木敏文出現在這場指導員會議的次數已經超過1400次。即便在視訊會議使用頻繁的現在,日本7-Eleven仍然每年花費70億日圓的會議成本,每周在東京總公司舉行一次指導員會議。正因為面對面的關係,讓他與幹部、店舖指導員都能充分溝通,鈴木敏文也能藉此機會,以語言的溝通展開對話,同時也對員工進行「商品齊全、鮮度管理、清潔維護、親切服務」4大基本原則的再教育。究竟鈴木敏文如何克服害羞,發揮語言溝通能力?

Monday, October 09, 2006

18 Ways to Take Charge -- Fast

There are few career moments as exciting -- and these days, as perilous -- as taking over the top job at a company, business unit, or department. But what exactly do you do once you're in charge? This online guide provides 18 tactics -- and case studies -- to help you take the reigns running.


封面故事--- 跳槽的條件 助「跳」有三大資產
更新日期:2006-08-03

跳槽前要累積三個資產:一是人脈、二是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三是要有代表作品。

蘋果電腦CEO對Standford畢業生的經典演講全文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


企管碩士冒出頭 須有表現


南非德班的賈義蘭問: 長久以來,我注意到有企管碩士的人,不管出身哪所學校、經驗、履歷不如我的人,都躍居高位,擔任高級經理人和領導人,讓我深感困惑,企管碩士有什麼讓人自動出人頭地的特點?

成功的八種配方

- 時時充滿熱情! 熱情的人找的是價值,而非價格。
- 用力拉大格局! 再怎麼沒意思的工作,如果用老闆的眼光,就能看出價值。」

Wednesday, October 04, 2006

活用OFF學 愈玩愈有競爭力

1頁之1
【(吳韻儀採訪,孫珮瑜、王曉玟整理)】

道歉的力量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75 期

有交情,好辦事

from Cheers 雜誌
更新日期:2006-07-04

打造你的黃金人脈組合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51 期

120天奮戰進入頂級投行經驗分享

上個禮拜五,當我在學校咖啡廳看書的時候,收到了一個電話,今後的生活就此定下,進了商學院就開始進行的努力終於有了滿意的結果 : IBD summer associate at a top 5 Bulge Bracket Universal Bank TMT coverage group in San Francisco.


出租司機給我上的MBA 課

我要從徐家彙趕去機場,於是匆匆結束了一個會議,在美羅大廈前搜索計程車。一輛大衆發現了我,非常專業的、徑直的停在我的面前。這一停,於是有了後面的這個讓我深感震撼的故事,象上了一堂生動的 MBA 案例課。爲了忠實于這名計程車司機的原意,我憑記憶儘量重復他原來的話。


MBA by 王文華

但不管好或壞,這十多年來,我沒有後悔當初糊里糊塗地去念MBA,也仍然堅信商業讓世界更好。我自己在商業上沒有傑出的表現,如今也離開了企業界。但我一直沒有放棄對商業的尊敬和熱情。


人脈網路


格言

Create Candor in the Workplace, Says Jack Welch
Video File (1.03 hours)

Create Candor in the Workplace, Says Jack Welch

客製化量身服務,讓周春明的預約排到兩個月後

透過「客戶關係管理資料庫」,及標準作業方式,他將自己定位成一群人的私家司機,創造高附加價值,以差異化打造競爭力。


創造十倍的溝通熱力之上台說話技巧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2頁之1
【羅梅英】
做簡報,需要上台;產品發表會,需要上台;開會,也需要上台。在職場中,隨時都在考驗你的演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