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網路加盟花店啟動革命 顛覆台灣200億花卉市場


網路「狂花」

「如果有一天能在網路上買到香氣四溢的醎酥雞,網路才算真正成熟。」

這是流傳在電子商務界的名言,網路雖然還無法提供新鮮即時的商品,但是卻逐步實現之中,從網路上買到新鮮的花束已愈來愈普遍,也讓台灣500家傳統花店,產生新的營運革命……


《數位時代》撰文=張殿文


二○○六年十月,台灣最大的網路花店「花道家」和中信金控、雄獅旅行社等一起獲得經濟部頒發的「金網獎」,也是其中唯一的「農業」公司利用網路提供更多服務;而台灣花店協會也在二○○六年十一月正式成立入口網站,號召全省數百家會員花店,全部參與「網路花店」的革命。

從一九九九年美國著名的網路花店「1-800-Flowers」在美國上市之後,花店一直被視為最適合發展電子商務的產業,從最初三個年輕人第一年就做出兩千萬美元的生意,一直是花店業者最津津樂道的故事,也讓世人見識到網路串連起規模經濟的效果。

不管晨昏,無論人在國內外,顧客只要點選花束品項和運送地址,就可以在指定時間內送到,而且費用甚至比自己到門市買花還低,主要就是利用網路來選擇最接近的加盟花店服務,這種模式不但讓台灣傳統花店產生新的變革,甚至對整個花卉產業都有新的影響。

「過去花店生意的價格和產品,都是依當時農場收成的情況來看,就像賣菜一樣是看天吃飯的行業,」擁有二十年花店經驗的現任台灣花店協會理事長陳清鈺指出,現在網路平台的運用經驗,已經可以判讀顧客的主要需求,「我們可以開始建議花農朝更有效益的方式來栽種。」陳清鈺說。

台灣花奔產業的「供應鏈」,主要可以分成上游的花農、中間的批發商到下游的花店,根據農委會的估算,產值共約兩百億元台幣,包括內銷和外銷,而最下游的花店通路,又可分成兩種:專做婚喪喜慶的顧問業及一般的花店。

事實上,從一九九八年開始,花店業者早就注意了網路的崛起,但是受限於宅配的包裹大小問題無法解決(宅配業者當時只有統一的尺寸規格),隨著二○○○年網路泡沫化之後,一時間「網路花店」似已成為泡影。

但是最近十年從「花朵種植成本」上漲,和「實體店面成本」日漸提高壓得花店業者抬不起頭來,花店業者也只能逐漸從市區裡最顯著的店面一年一年棄守;另一方面,過去五年IT技術卻也日漸的提升和成熟,像「花道家」就是台灣第一家推出線上刷卡的網路花店,隨著「物流」、「資訊流」和「金流」都大幅提升,花道家的創辦人許立人是資訊產業出身,卻兩年內達到五千萬元營收,一躍成為目前台灣最大的網路花店。

衝擊傳統花卉業
價格減半,改變市場生態

網路花店對傳統花店產業的顛覆性變革,目前已出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還是二分之一以上的價格大破壞。以「九九九朵玫瑰花束」為例,過去一大束包括人工都要六、七千塊台幣以上,每年情人節的檔期一家花店只要接五、六個Case就夠了;但是從二○○四年起網路花店率先喊出「一千九百九十九元」,讓這項「旗艦型產品」平價化,主要就是網路花店利用「規模採購」的優勢,徹底破壞「單點作戰」的個別花店業者之價格。

第二,是「雙交叉」的高峰期出現。一般花店的六○%以上生意,是集中在節慶日,包括了情人節、清明節、舊曆年等,以二月十四日的西洋情人節為例,過去傳統花店的做法,是先在二月十一日、十二日做為進貨的「高峰期」,大量進貨之後等兩天讓花朵綻放上市,成為價格的「高峰期」,所以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十一日和十二日到花店買花最便宜,因為量正充足,而花期又含苞待放,到了十三日、十四日價格則上揚;但是「網路花店」出現之後,通常十二日以前就停止預購,並且得知精確數量後開始大量採購,供應商也大量出貨,使得市面上節日前兩天的價格也和節日當天相同,成為兩個需求高峰。

第三, 是重新了解顧客的需求。花道家執行長許立人指出,從網路的購買行為來看,大部份集中在三種花種:玫瑰、百合和鬰金香,但是過去傳統花店必須進貨數十種花朵,來滿足顧客的挑選,但是最後造成大量無法計算的損耗,透過網路花店的平台,可以更精確的了解顧客的需要,而傳統的花店業者也可以重新思考實體店面的陳列方式。

第四,周邊服務的結合。由於價格的破壞,不管在網路上或是實體店面的花束價格,利潤已經壓縮到極限,一束節慶的花朵,從花材、花器、包材、人工到損耗成本,已無法維持足以成長的利潤,台科大資管系教授劉順仁就指出,這時「花束」本身已是一種服務的「載具」,店家莫不希望利用這個「載具」來追求其他的服務機會,包括和花束相關的禮品販售、結合玩偶、巧克力等商品、禮堂布置的顧問及特殊花藝的設計等等來提升毛利率,當所有花店都將成為「網路花店」時,「網路花店」的下一回合決戰點,就在於「差異化服務」。

簡單的說,當「花道家」挾創新技術及營運模式打造「網路花店」之後,原來的傳統花店業者也迅速跟上「網路花店」的腳步,在經濟部的輔導及自我摸索,花店協會理事長陳清鈺就估算,在未來兩年內,網路的花束營收,將可以從目前占不到五%的營收,快速提高到兩成,「而且還會帶動更多的服務比重!」陳清鈺強調。

迫傳統花店升級
利用網路深化原有產品線

面對傳統花店來勢洶洶,「純網路花店」的花道家則利用強大的IT平台進一步販售更多相關商品,提升行銷力,達到「交叉碰撞」的採購效益;而傳統花店業者則進一步利用網路平台,來深化原有花卉的產品線,希望提供的是顧客一次購足的服務。

儘每一家「網路花店」的策略不同,但是幾乎每一家花店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攝影棚,讓鮮花驕豔欲滴的圖片出現在網友面前,而當花店業者能把各類長短數量的鮮花,如同親送準確地送到顧客手中時,在網路上選購自己喜歡口味的醎酥雞,這一天應該不再遙不可期。

Saturday, January 06, 2007

智富〉4大特質 讓你成為加薪達人
Smart智富月刊 提供2007 / 01 / 02 星期二 16:55
內文:根據本刊日前與104人力銀行共同合作的「2006上班族兼職大調查」結果顯示,55.5%的受訪者過去3年薪水沒有變動,13.3%減薪的上班族中,有近4成的減薪幅度超過5%;此外,在2007年亞太地區薪資調查中也發現,台灣加薪幅度只有4.4%,在調查的12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3。若以台灣目前整體環境來看,未來想要集體調薪的機會不高,上班族想要加官晉爵,非得自力救濟不可。
聯合報人力網總經理沈瑋表示,以上班族30年的職場生涯來規畫,可分為3個階段:前10年是培養專業領域的1 0年,認真加強專業能力的人,就有加薪機會;第2個10 年,應該已晉升為小主管,這時除了繼續加強專業之外,還要懂得管理下屬,以及向上管理(管理上司);最後的10年,大概已是高階主管,得專心經營人脈和思考公司的發展策略。如果每一階段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升官加薪應不是難事。
當然,想要成為加薪達人,更得掌握一些特質,本刊專訪多位專家,提出以下4個特質,讓你更容易加薪成功。
◎特質1:要有跳槽勇氣
沈瑋認為第1個特質是要有跳槽的勇氣,一般在公司的升遷上,要加薪20~25%並不容易,跳槽比較可以達到大幅加薪的目的。她就認識一位朋友,每年透過跳槽,輕易將薪水提高30%,年薪已達200~250萬元,尤其現在獵人頭公司掌握釵h高階經理人的訊息,這位朋友善用獵人頭公司的弁遄A透過優異的學經歷包裝,談到很好的薪資福利,加薪幅度比別人大。
◎特質2:懂得向上管理
在職場工作12年,今年38歲的美商藝電(全球最大遊戲發行商)台灣總經理林守杰,在接掌美商台灣藝電公司前,職場工作可說是平步青雲,東海大學畢業,留學美國,取得奧本大學工業工程碩士,回台後,先在華健公司擔任行銷業務。
華健是專門代理銷售特殊車輛給軍方的軍火商,林守杰記得當時起薪才4萬元出頭,待了1年多後,他覺得未來應往行銷發展,在機緣巧合下跳槽到銷售產品截然不同的生力,這是一家銷售啤酒為主的公司。從賣軍火到賣啤酒,這樣的職場轉變很大,但他發現,其實消費性產品的銷售、行銷變化大,挑戰性也高,工作性質比較迷人,學習更多。
剛開始跳槽,林守杰的薪水並沒有大增,但在生力工作不到3年,他已經從業務經理,一路爬升到總經理,當時,他才不過29歲,不但薪水比當初4萬元高出好幾倍,還有自己的辦公室和進口座車。
林守杰強調,想要加薪,除了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外,最重要的是要能在混亂的環境中,改革、整頓、找到秩序。因為大部分的老闆都是因為業務有問題,才會找人解決,進而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因此當時的狀況一定很混亂,如果你在渾沌不清的狀況下會心虛,無法做到亂中求序,事情不但無法解決,還可能會愈來愈糟。但相反地,如果你能穩住陣腳,鎮定思考解決之道,藉此突顯出自己的價值,老闆自然不會吝嗇薪水,加薪的機會就大增。
林守杰透露另一個讓他在職場得心應手的祕訣,就是要懂得向上管理、體察上意,老闆雖不是站在第一線的業務,但他也會很關心業績,有時甚至會有忐忑不安的心情,這時你要給老闆信心,清楚的告訴他,你現在要如何做,未來有何計畫,將來可能會有什麼結果,如果最後的成績如你預期,甚至超過預期,老闆將會更放心,自然會獲得獎勵。
要成為加薪達人,向上管理的能力與特質,確實不可或缺,沈瑋也持相同看法。她表示,大部分年輕人都只會負面看待老闆的想法,有些人甚至在背後以「調侃」老闆為樂,其實這樣的態度,對職場的升遷沒有任何幫助。
她建議上班族反而要正面思考,向上管理,把老闆的要求,當作對自己的訓練,如果能順利解決老闆的問題,就是你能力的表現。沈瑋強調,以目前職場競爭激烈的狀態,「沒有戊狺]有苦勞」已不存在,一切績效掛帥,因此當部屬的應該協助老闆,提振績效,自然會有加薪的機會。
◎特質3:樂於經營人脈
同樣不到30歲就擔任多家總經理的潘恆旭,現在自己創業,目前的職稱是旭創意總經理,年薪早就超過300萬元。
潘恆旭表示,在職場歷練12年已跳槽過7次,歷經自由時報記者、霹靂布袋戲創意總監、台北之音創意總監、遠流智慧財國際公司總經理、年輕帝國傳播總經理、大成報社長等,之前每個工作都留下成左漣@品,每當職位提高,認識的人脈增多,這些作品都是跳槽時重要的憑據。
不斷換工作的潘恆旭,總是很快找到戰略位置,然後就能快速升遷、加薪。他特別強調:「30歲前靠能力,30 歲後靠人脈。」每到一家新公司應徵,他都會利用各種管道了解這家公司的背景,透過人脈,了解老闆需要什麼,而他運用過去的作品,解釋能提供什麼能力來為老闆解決問題,因此常常在面試一次後,就深獲老闆的信賴,而委以大任。
他最擅長創造議題與整合行銷,花少錢、做大事。擔任遠流智慧財總經理時,策畫過前總統李登輝的世紀大作《台灣的主張》新書發表,造成轟動,後來又看準卡通偶像授權商機,經手Hello Kitty、原子小金剛、金庸小說人物,以及本土布袋戲等虛擬偶像,運用在信用卡的發行,創造出數十萬信用卡發卡量的商機,都獲得不錯的迴響。
◎特質4:做不一樣的事
潘恆旭認為要加薪成功的另一個特質,就是要「做不一樣的事」。從小他功課不好、又愛搞怪,蹺課打架樣樣來,老師告訴爸爸:「這種小孩沒救了!」他甚至大學都沒畢業,但他的偏執個性驅使,讓他決心要做與別人不一樣的事。
他喜歡看金庸小說,因為金庸是華人最暢銷的作家,賣出去的書可以堆起半座萬里長城,但他推廣金庸,卻不是想把小說賣得更好,而是把金庸小說中的人物,透過授權,運用在遊戲與信用卡上面,卻意外開發出一塊小說以外的市場,讓自己也荷包滿滿。
只是一個意念的發想、創意的發揮,卻創造出金庸的大商機,靠的全是潘恆旭「要做與別人不同的事」的想法,也是讓他屢屢跳槽加薪的活力泉源。你也想成為下一個林守杰或潘恆旭嗎?先從轉換頭袋、培養特質開始吧!